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欧阳晟秋

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传统文化对民族和国家具有深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无论对古代居民还是现代国人的生活方式都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上从长城,下从圆明园、故宫都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运用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完美体现了中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思想。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越来越强的传承意识和发扬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广,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效果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建筑规划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可以增加建筑的社会价值,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规划设计有极大的关联,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规划设计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许多城市建筑的规划效果十分相似,没有显著差别,无法将不同城市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要求获得较高的物质享受的同时,还期望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适当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显示出各地区的文化特色,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设计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尽相同,所以其在进行建造规划设计时,考虑是因素就存在差异。比如有些设计师在设计时会考虑日照、环境、地区文化等因素,而有些设计师会在设计中注重风水的影响,还要一些设计师会考虑古代美学和古代哲学。四合院作为中国的传统建筑,很好的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居住思想观念,如图1即为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布置,四合院的布局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其四面环绕的格式可以很好的防御环境的变化,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还很好的与外部世界相隔绝,保证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很好的体现了地区文化特色。

图1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布置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比如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为对内严格封闭,对外自由简约;佛教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思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希望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的烂漫,因此禅宗的思想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规划设计,比如: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就很好的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看似无为,实则紧密贴合了自然。

3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运用

3.1特色文化背景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设计师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尽相同的,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上就有了不同的设计效果。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还涵盖了不同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设计师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对设计进行创新,从而使建筑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同时包含古典文化的情怀,深层次的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味,达到人文风情和建筑物和谐统一的目的。比如:浙江美术馆的设计,与西湖遥相对望,体现了江南的浓郁风情。即使设计人员有意要去除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追求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也应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来进行选择和剔除。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见传统文化的影子。但是传统文化也存在不可取的糟粕,所以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挑选,选择传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有效地结合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以达到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

3.2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应该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充分的运用。建筑设计将抽象的文化符号以实物的方式具体化的展示出来,建筑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所以设计师不仅仅要使建筑具有实用性,还要将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化符号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还促进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的设计就很好的体现了和谐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表达。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人们尤其是设计师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设计师的整体思路和设计灵感有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设计师的审美观。在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龙”这一传统元素的运用时十分常见的,“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神圣和吉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发展,“龙”的含义有所变化,它不再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而是代表着亿万中华儿女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是我国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寄托。现如今,随着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发展,设计师不再片面的追求建筑物的商业化和标准化,还追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外观更加的瑰丽和谐。于是设计师在其设计理念中加入了类似“龙”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在建筑物中完美的结合,呈现出传统文化的质感和现代审美的组合。

4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创新,避免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建筑设计规划出现雷同的现象。设计师在对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民族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在对灵感进行充分运用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重设计方案的严谨性,不能单单依靠奇思妙想,还要结合建筑的可实施性。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还应充电分的尊重和谐统一的理念,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只有既包含建筑美学和历史文化,又遵循建筑力学的建筑才可以真正的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设计类似的现象,坚持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有效维护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对传统文化的充分理解可以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这样,就使当地的传统文化可以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中应用到建筑设计里,这就保证了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加强传统建筑物的科研投入和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投入可以保障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设计师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并将其和现代科技完美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

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非形式上的继承,而应该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追求现代建筑的创新的同时,还应该对古建筑物进行保护以及拓展。对艺术价值较高的建筑物进行适当的保护和修复,再现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建筑物,才符合现如今的设计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中华儿女,在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科技文化,建设现代化的文化理念的同时,有义务维护并传承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思想,使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5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的应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不仅仅可以保证建筑呈现多样化和现代化形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规划设计效果,就需要将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设计出富含古典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从而有效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伟.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66-67.

[2]黄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21):132-133.

[3]马明星.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工业b,2015(47):120-120.

个人简介:

欧阳晟秋,男,出生年月:1975年8月,籍贯,四川,职称,中级,主要从事工作,建筑设计,学历,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