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输注方式对减少新生儿葡萄糖酸钙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不同输注方式对减少新生儿葡萄糖酸钙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李小静

李小静(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四川成都610015)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62-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注方式对减少新生儿葡萄糖酸钙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对124例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的新生儿分为2组,分别采用静脉泵入和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式,观察效果。结果采用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方式的均未发生外渗,另一组有9例发生输液外渗。结论新生儿采用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式补充钙剂,可以避免发生输液外渗,避免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葡萄糖酸钙输液外渗

新生儿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用于纠正低钙血症,临床应用广泛。然而钙剂对血管的刺激性大,容易引起液体外渗,局部皮肤坏死,这不仅给患儿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护理风险。我科采用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式给血清钙低下,且口服补钙效果差的新生儿补充钙剂的方法,安全方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124例新生儿,均为我科2009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符合低钙血症诊断标准(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诊断标准:血清总钙<1.8mmol/L,游离钙<0.9mmol/L[1],多见于低体重儿、早产儿、各种难产儿、患颅内出血、窒息、RDS、低血糖、败血症等),需经静脉补充钙剂的新生儿,男68例,女56例,年龄2~18d,平均8~11d,其中早产儿91例,足月儿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8例,窒息32例,颅内出血24例,新生儿肺炎12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其他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男34例,女28例。

2方法

2.1静脉的评估及选择应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常选择四肢末梢充盈,弹性好回流通畅,管腔较大,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避免关节部位、血运差的血管,并交替使用静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以保证其得以修复,必要时重建静脉通道。

2.2随机组A以常规输液方法按要求稀释葡萄糖酸钙,采用输液泵静脉泵入钙剂,并随时观察液体输注情况;随机组B按要求以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水稀释葡萄糖酸钙,采用静脉匀速缓推方式补钙,同时密切观察心电监护显示的患儿心率变化,具体方法:成功穿刺后,先推注生理盐水,再连接钙剂,以1ml/min推入,并严密心电监护(心率>80次/min[2]),钙剂入完后先用3~5ml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冲管,之后正压封管或者续输其他液体。

如果静推钙处见针头无回血,局部有红肿或发白应立即拔出针头,用0.9ml生理盐水+0.1ml酚妥拉明(10mg/支)稀释成1ml液体沿血管周围,环行局部封闭,再用50%硫酸镁湿纱布局部湿敷。因酚妥拉明可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使淤积在局部的钙剂尽快进入扩张的血管随血流分散,减少局部刺激,还可以促进毛细血管血液回流,改善缺血缺氧,有效降低因缺血而导致的局部皮肤坏死。而硫酸镁有使横纹肌及血管平滑弛缓、舒张周围血管的作用,并对钙离子有拮抗作用,同时它是高渗液体,能把多余的液体吸收,起到局部消肿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若出现上述现象及时局部封闭,50%硫酸镁湿敷(4~6层无菌纱布敷患处,并保持湿润)24~72h即可消除局部症状,杜绝后期再次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确保局部组织完好无损。

另外注意保暖,大量文献在关于新生儿补钙外渗时很少提及保暖问题,新生儿保暖特别是早产儿保暖护理极为重要。

最后严密交接班,如果静脉补钙时有渗出,无论程度多大,均要严密交接班,加强巡视,做到人人谨慎,班班负责,确保对创面护理的连贯性。

3结果

随机组A发生液体外渗的9例,随机组B暂未发现液体外渗。

4讨论

新生儿应用钙剂主要为纠正低钙血症,新生儿血管细小,血管壁薄,对强刺激性药物的耐受性差,而且新生儿静脉补钙一般为2次/d,一般应用3~5d。10%葡萄糖酸钙pH值为6,明显低于血液的pH值,外周静脉输注时很容易对局部血管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引起局部坏死。另外,新生儿血管细小,血流速度慢,药物停留在局部的时间长,增加了对局部的刺激,也是药物外渗的原因之一。静脉泵入的时间明显大于静脉匀速缓推的时间,如此大量钙剂停留在局部血管的时间也过长,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相应更大,也更容易引起局部坏死。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使生理盐水在管腔内产生湍流,清洁和漂净血管内壁,不但减少了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而且冲淡了局部药物的浓度。另外,在静脉匀速缓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变化,可以避免血清钙浓度骤升,而对心血管及其他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当心率<80次/min时应立即停药,避免钙浓度过高抑制窦房结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再者,使用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水稀释葡萄糖酸钙,可以避免患儿血糖过高。

所以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采用静脉匀速缓推的方式补充钙剂更方便易行,只要做好钙剂进入完毕后的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静脉补钙的液体外渗几率更小,适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葛再文.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12(3):171—171.

[2]王兰香.早产儿静脉补钙的护理体会[J].中国创新医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