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厦门港对城市经济贡献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厦门港对城市经济贡献度研究

曾叙砜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为研究港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以港口生产,港口服务等港口活动经济贡献为基础,通过扩建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乘数理论进行定量测算。得出2017年厦门港对厦门市的经济贡献度为10.48%,证明了运用改进的投入产出法和乘数理论研究港口对城市贡献度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乘数;贡献度

0引言

港口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和先行产业,港口的发展直接推动所在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从古至今,港口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有着重要地位。港口建设、港口提供的装卸、堆存以及仓储等服务对城市GDP产生直接贡献;港口的建设、发展推动了与港口相关的金融、能源以及物流等行业迅速发展。客观、合理地定量分析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深入认识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港口和城市的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上最早的港口贡献度研究对象是美国费城港,1953年美国特拉华港务局对费城港的社会经济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1]。在国内方面,汪传旭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及就业增长进行了定量研究[2]。亓世龙等运用DEA模型,构建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横向纵向评价体系,对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3]。姜超雁等将投入产出表合并为8个部门,并依此对上海港对上海市的经济贡献度进行测算[4]。我国对港口的贡献度研究并没有限定一种统一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是利用扩建42部门投入产出表和乘数理论对港口对城市的贡献度进行定量的测算,并构建与港口经济相关的贡献度评价体系,全面详细地对港口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分析。

1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概述

港口业对城市的经济贡献不仅仅在于港口生产、港口服务等港口直辖部门的经济贡献,也包括与港口有资源交换的其他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产业波及效果,还有由于收入增加引起的消费波及贡献。因此本文将从直接、间接和波及经济贡献三个角度来定量测算港口对城市的经济贡献。

1.1直接经济贡献

港口直接经济贡献是指港口及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初始影响。包括港口生产、港口服务等相关部门。本文所述港口直接经济贡献由调研港口相关部门直接获得。

1.2间接经济贡献

港口间接贡献是依赖于港口相关经济活动消耗地区其它国民经济部门产品或提供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生产所产生的经济贡献。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港口对城市经济的间接贡献。

1.3波及经济贡献

本文所测算的波及经济贡献就是指由于港口直接以及间接经济活动部门职工工资消费对其它国民经济部门产生的一轮接一轮的后续贡献,因此我们根据凯恩斯乘数理论,对港口对城市的波及贡献进行测算。

2实例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模型方法,在“厦门港对城市经济贡献度”课题背景下对厦门港务集团、厦门市货代协会等单位进行调研,直接获取了厦门2017年直接经济贡献部分的数据。直接经济贡献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2006年及2017年厦门港对厦门市的贡献度份额指标,2006年厦门港对厦门市的GDP贡献度占比为9.51%,而2017年这一数值达到了10.48%,即厦门港对厦门市GDP增长贡献作用越来越明显。2017年与2006年相比,厦门港单位吞吐量对厦门市的贡献度也从185.716元/吨提高到279.03元/吨,即厦门港每吨货物对厦门市贡献度在这12年间有稳步提升。经济贡献乘数表明,在2006年,厦门港每1元总产出可以为厦门市贡献4.9元总产出;每1元增加值可以为厦门市贡献4.1元增加值;每上缴1元税收可以为厦门市增加3.3元税收;每增加1个厦门港就业岗位就可以提供全市6.4个就业岗位。而在2017年,厦门港每1元总产出可以为厦门市贡献5.1元总产出;每1元增加值可以为厦门市贡献3.7元增加值;每上缴1元税收可以为厦门市增加4.6元税收;每增加1个厦门港就业岗位就可以提供全市3.9个就业岗位。由于2017年厦门港直接贡献的占比增加,以及厦门市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带来的波及贡献的减少,必然导致部分贡献乘数的降低。从2017年的贡献乘数可以看出,厦门港对厦门市经济的贡献仍十分明显。

5结语

2017年厦门港对城市的经济贡献总额达到厦门市GDP的10.48%,对厦门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港口的作用不可替代。随着港口功能的多元化,港口的地位也在慢慢提升,一个港口对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总之,研究结果也表明整个厦门市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不断加大对港口发展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积极拓展厦门港经济辐射的地域和行业范围,以使厦门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elawareRiverPortAuthority.TheValueofaTonofCargototheAreaEconomy[R].PhiladelphiaPortArea.Philadelphia,1953.

[2]汪传旭.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衡量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4(01):98-101.

[3]亓世龙,吕靖,陈洁.基于DEA的山东省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水运工程,2011(07):25-30.

[4]姜超雁,张婕姝,真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J].科学发展,2012(07):18-24.

[5]谢萍.厦门港经济贡献定量研究[J].水运管理,2008(06):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