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余小青

重庆市垫江实验学校余小青

教与学是学习行为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英语学科实际活动和英语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宜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

首先,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明确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是升学、成才和出国深造的重要工具。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而学习动机指的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学习动机,学生就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在学习中就能表现出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创造一个有利于显示发挥主体性的氛围,让学生达到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搞“一言堂”,形成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生硬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适当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状态恰恰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大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我们应当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兴致勃勃的情绪,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良好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第一册Unit21BodyLanguage时,教师可以先请班上的学生表演一些facialexpression,让学生用所学的英语猜单词,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会到学英语的快乐。

另一方面,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得以成功的保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也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教师对学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对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的情感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知识,还要竭力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和理解。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多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Good”,“Welldone”,“Nevermind”,“Haveatry”等,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口语实践中出现的小错误,不要抓住不放,要讲究纠正错误的艺术,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发展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下能得以正确的发挥和不断增长。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取得知识,接受观点,形成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主要由教师培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励教育,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是英语课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性浓的言语活动;用图片、实物、简笔画教新单词和词组;用动作、表情、教具、投影、录像、表演法、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对话,用分排练习、两人小组练习、小组活动、分行练习、连锁练习来操练句型。

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

国外专家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的培养已是人们的共识。为了激励学生英语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可大致从如下两个角度入手: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指出的那样:“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就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对于学生来说,设疑与提问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即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的智慧,还可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提问可大致分为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五大类。

2、注意创新能力培养

正如DouglasBrown所言:“Teachingisguidingandfacilitatinglearning,enablingthelearnertolearn;Settingtheconditionforlearning.”作为教师(teacher)的解释词“facilitator”已为我国外语界广泛认同,教师是引导者,是助学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teachstudentsEnglish”,更应是“teachstudentshowtolearnEnglish”,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添学生的自我意识

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最佳方法领悟和运用语言,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议论、自我监管,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自我教育意识达到一定水平,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充分认识这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有计划地进行预习、复习;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学生的预习、复习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课文预习、通读全文、领会课文大意,并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第一层次问题用一般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等对文章提供的信息提出浅层次的问题;第二层次用特殊疑问词what,when,where,how,why等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意图和深刻含义等提出深层次的问题。

2、要求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自查,弄清疑点,善于提问题。

3、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加以总结、归纳、比较和系统化。

4、要求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活动的需求,担起强化记忆者、讲解者、组织者、旁观者、监督者、评估员等角色。教师应努力从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的角度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求,为其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