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课的理论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课的理论初探

姜云香

姜云香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从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定义、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产生背景、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所需要的思想理念、技术支持、管理机制等问题,探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并展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可能,而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似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国际名校公开课刚刚让我们惊叹: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网络听哈佛大学的幸福讲座!微课程(microlecture)出现了、慕课(MOOC)来了,一浪一浪袭来,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大学中的某些课程将被取代、某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大学甚至将会消亡。所以,无论是主动迎战还是被动抉择,大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做出改变势在必行。

一、相关定义

网络教学资源指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网络文档、网络视频、网络数据库(包括中文和外文文献数据库)、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其他网络资源。而教学资源共享是指各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的过程和方式,包括对资源共享提供的服务和支持、教学资源共享的决策和执行、教学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等等。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中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国际现象,也逐渐成为诸多高等教育机构自觉的战略变革举措。教育部明确要求,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认证的教学单位要在网络上免费开放其教学资源供下载、参考。本文主要从加强教学效果、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资源的角度,研究校际及校内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二、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背景

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信息资源的交流提供了条件,特别是高等院校对教学资源及各类相关信息的需求,主要依赖于网络技术。综合类大学不但掌握量巨大的信息,同时更新的量和速度也很大,这就需要一个平台打通各高校间的信息网络,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达到共建的目的。尤其在各专业深层次的课题研究上,各院校相同专业间的教学成果共享的同时,也为新课题的研究开辟了捷径,教学资源的透明化,可以使各院校间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横向的比较,也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多种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尝试,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激发学生自主的探索精神,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研究提供无限的拓展空间,从而规避传统大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学习资源的选择限制。国外很多的高校都可以实现网上教学的共享,很多名师的课程甚至是作业和习题都可以与该校的学生一样,从网络上得到,从而将远程教育普及化。就单个学校而言,受自身资源开发的限制,学科信息量是有限的,然而构建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但可以打开这种限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相对于一个学校独立的资源开发,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因此,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构建校园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三、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1、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个人的能力及单个学校的力量有限,任何一所、即使是非常优秀的一所高校,也不可能独占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许多问题需要团队的合作及成员的优势互补共同研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新和想象。最后取得的成果共享,才能为应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资源。

2、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首先,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无疑会给教育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给学习者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更高远的学习平台。但是,它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与管理投入的新兴产业。网络上各种教学资源丰富,但是杂乱无序,高校各自开发自己的网络课程,重复建设,不仅浪费资金,而且由于技术、精力的限制,造成内容简单、粗制滥造等问题。其次,宽带技术的升级和普及也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从教学效果考虑,大多附有大量的图形、图像及视频等,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中运行速度缓慢,甚至无法浏览。对于边远和贫困地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有待于大力支持。

3、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资源库和共享平台的建设、原有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集成、新资源的开发,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与共享服务等,都需要成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网格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基础上,选择并建立技术先进、稳定可靠、易于扩展的开放型、分布式的实用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涉及:云技术、集成共享技术、元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异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化数据服务技术及教学资源互换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当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可以确定资源拥有者和应用者的权力和义务,规范资源交换的行为,为教学资源高效共享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高速通信、联网创造条件。此外,围绕各种不同的需要和资源共享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各种新的应用系统的研究,提供个性化服务,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整体技术体系。

4、理念、技术与管理机制的有效整合。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开发、管理、共建共享等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实现了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学习空间,是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基础。这项技术的实施,将涉及教育、技术、管理与保障等各个方面。不仅要在技术支持上保证整个共建共享体系的完善,同时也要在管理与保障上加大力度做到维护体系的持久发展,保障资源的安全性。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协调分配、统一标准、资金供给等,以达到协调各个资源院校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作用。以教学资源为中心的共建共享体系,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将各个资源的建设者联接起来,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科的发展,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保障。这对任何一个参加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院校和课程科目都有巨大的提升和促进。除了各项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外,同时各个资源院校也要以优秀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为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对参与其中的教师也有激发创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在这个网络时代,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都无法再成为阻止你学习的原因。终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容易和便捷,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人将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培训。只要你有一颗渴望学习的心和一台联网电脑,网络教学资源共享课就是实现这些梦想的魔法棒。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规划课题《网页前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4G275)成果]

参考文献

[1]JosefA,Mestenhauser.ReformingtheHigherEducationCurriculum:InternationalizingtheCampus.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OryxPress,1998:1

[2]李艳.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07.03

[3]石露;陈琛凝.高职院校网络资源共享建设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