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解题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注重解题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王晓明

王晓明

摘要:强调物理解题规范,就是要求学生在答题中做到解题思想方法要规范化、解题过程要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要规范化。因此要求学生解答中学物理题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根据题意作出描述物理情景或过程的示意图、图像;要有必要的物理方程式;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和明确的结果;使用的字母、符号要规范化书写。

关键词:解题规范化训练;学习态度;学生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除了要求教师要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解题规范化的训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规范的答题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强调物理解题规范,就是要求学生在答题中做到解题思想方法要规范化、解题过程要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要规范化。因此要求学生解答中学物理题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的同学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过程变成数学过程。必要的文字说明就是要写出简要的文字叙述,用以说明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或状态,选定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选择参照系、参考面、零势点(面),说明设定字母的物理意义,说明所列方程的物理依据,说明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分析所得的关键判断,说明上下文关系的一些衔接语等等。同时文字说明要用物理术语,要有科学特色。如“定理”、“定律”、“公式”、“关系”、“定则”等用词要准确,而不能出现如“牛顿运动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等错误说法。

二、根据题意作出描述物理情景或过程的示意图、图像

物理中的图形、图像是我们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它使抽象的物理过程、物理状态形象化、具体化。示意图(如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状态图、电路图、光路图等)要能大致反映有关量的关系,并且要使图文对应。与解题中所列方程有关的示意图,要画在卷面上,若只是分析题意的用图,与所列方程无直接关系,就不要画在卷面上。画函数图像时,必须建好坐标系,包括画上原点、箭头,标好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及坐标轴上的数据。要保证所绘制的图形、图线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三、要有必要的物理方程式

方程式是表达的主体,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v2/R,而不是其变形式R=mv/qB。同时要用字母表达方程式,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同样不能代替方程式。方程式有多个时,不要合写一式,以免一错而致全错。一般应分别列出并进行编号,便于计算说明。

四、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和明确的结果

演算时一般要先进行代数式的字母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然后再代入数据计算。这样做既有利于减轻计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和回顾检查。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中开列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若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再有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最后的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计算结果是字母符号的可不用带单位。

五、使用的字母、符号要规范化书写

解题中使用的物理量要设定好字母符号表示,字母符号要写清楚、规范,并用文字或在图中标明其意义。要尊重题中所给定的字母符号,题目中以明确给出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比如题目支持力用FN表示,摩擦力用Ff表示、电动势用E表示,那么在作图或运算过程,就不能随意另用N、f、ε来表示。所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尽可能是常规通用的,通常是取自该物理量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一般要与课本中的形式一致。在同一题中一个字母只能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果在同一题中出现多个同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角标来加以区别。角标的选用应讲究,如通过A点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表示好;力F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用Fx、Fy就比用F1、F2表示好;初末速度用Vo、Vt表示就比V1、V2好等等。另外,在解题用到的物理量单位符号,应与课本规定的符号保持一致。物理量单位符号源于人名的单位,由单个字母表示的应大写,如库仑C、亨利H;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单位,一般前面的字母用大写,后面的字母用小写,如Hz、Wb。

最后,还要让学生养成解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一是反思审题过程。审题时有时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思路、方法,有时多次受阻,尔后“灵感”突来。不论哪种情况,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尽量追溯“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对发现审题过程的错误,总结审题过程的思维技巧,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二是反思解题思路和方法。解题的灵活程度和学生解题方法的多少以及运用这些方法的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先想到的方法往往是他们最熟悉的方法。因此,解题后反思一下有无其他解法,可使学生掌握和熟练新的方法,开拓思路,增强解题的灵活性。

三是反思解题所用的知识和技巧。解题后反思一下解题过程中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一下解题受阻时运用的是哪些知识和技巧,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为什么出现错误,运用另一些知识技巧为什么会使问题顺利解决。这样可以加深对“双基”的理解,掌握它们的适用范围,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