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营林工作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论述营林工作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丁晓亮

延寿县黄玉林场黑龙江延寿150700

摘要:营林生产不仅为经济的发展储备充足的森林资源,还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营林生产的重要性,把科学营林作为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和标准。本文就加强营林生产的有效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营林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营林工作;科学化;有效措施

引言

营林工作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我们现在的一切林业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森林培育为基础。营林虽不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却是整个链条的最基本环节。然而,当前我国营林工作普遍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导致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展科学营林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就促进营林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认识。

1.我国营林工作的现状

1.1营林基础不牢固

受传统经济影响,重采轻育,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没能充分体现。营林业条件艰苦,工资却很低。尤其是幼林抚育和透光抚育,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定额高,工资低,质量要求又很严,职工积极性不高。

1.2营林队伍素质不高

营林事业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和对营林工作责任心要求很强的工作,从事营林工作多年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一线营林工作者,多数因山上工作环境艰苦和地位低下而纷纷调离原岗位。现有的现场员、工段长、营林技术员、甚至主管场长多数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营林队伍的严重断档,根本满足不了营林工作的需要。

1.3集约经营水平低

经营粗放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注重人工更新,忽视天然更新,造林树种、林种和林分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低。

2.促进营林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2.1资金管理规范化

营林工程资金要专账专管,林场工程资金管理,要根据营林任务量,在确保营林质量的基础上认真测算各项投资定额,严格按实际完成任务量,进行投资拔付,在营林的各个环节上,只要产生了经济事务,都要签订协议或合同,规范手续、票据。林场与所有在营林工作中和场里产生经济关系的人员建立联系卡,随时监督营造林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

2.2林场经营创新化

首先从建立内部管理创新机制着手,解决创新的能力、动力和潜力问题。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和现代管理需要的制度,引入激励竞争和监督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林场的经济效益。改革林场的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协调高效、有序运转,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是从管理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上进行创新,确保创新的针对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变革领导和管理方法特别是调研、分析、决策、沟通、执行的方法,采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工作效率,使林场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生产工艺、监控手段、材料设备、技改挖潜、科技开发、成果推广、办公设施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创新经营思路、营销策略、发展目标,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和资本运营观念,以调整、修正自身得发展战略,指导、改善和强化林场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再次是抓好管理创新各项措施的落实,使管理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最大的效能,增强林场的自我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3监管体系加强化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2.4种苗管理合理化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种苗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过剩的现象,品种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广大育苗户积极性。因此,各地要从提高生态建设质量、效益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种苗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切实抓好种苗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搞好种苗调查,指导好苗木生产,防止出现苗木过剩和结构性短缺,为林业生产打好种苗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对种苗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种苗调剂工作。坚决打击倒种、贩种、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2.5苗木质量严格化

严格按规划选用苗木,一律选大苗、用好苗,尽量选用当地优良乡土树种和优质壮苗,落实专人负责苗木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苗木一律不用,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绿一片。坚持科学栽植,挖大坑、浇足水、封实土,对整地不达标的一律返工,栽植不合格的重新栽植,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对投资大的绿化工程,全部聘请专业绿化队伍组织施工,即节约了绿化成本,又提高了成活率。树木三分栽,七分管。在搞好植树的同时,严把管护关,抓好督导检查。各镇(街、区)对造林绿化管护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严格实行绿化养护技术规程,实行包片、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六包”绿化责任制,实行造林绿化全程管理,建立起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结束语

要搞好营林生产,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营林生产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公益林管护水平,使我国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断增加林农的经济效益,更好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另外,还要在不断对以前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严密的营林生产管理系统,善于通过在体制上的保障与制度及管理上的完善,确保造林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为培育我国林区后备资源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显峰.加强营林生产的几个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24).

[2]陈乐.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才智,2012.0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