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秦婷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秦婷婷

秦婷婷

辽宁敬业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额度高、耗资比较严重的复合型项目,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工程造价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应该积极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以科学精准的造价控制要点,来指引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流程以及控制侧重点,使得各项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控制要点

一、造价控制意义

事实上,造价管理本体的价值在很多领域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建筑工程。首先造价控制能够帮助施工单位更好的完成工程成本、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其能够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是建筑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以上种种因素的支持,获得了更加突出的竞争优势,保障了施工单位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建筑工程在合理科学控制造价的过程中,保障工程项目能够有序完成运转,预防工程资金链断链问题的发生,这样工程在有了充足资金的条件下,才能够保质保量,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交付。最后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风险,能够降低投资引发的危机与问题发生几率。

二、当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的现状

1.忽视对市场的调查

在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市场调研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和前提,这直接关系到预算的准确性和造价控制的最终效果。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且极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市场变化莫测,难以把握。由于市场调研对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有重要影响,若市场调研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存在不足,调研手段落后,将会导致投资决策阶段成本增加,使得工程项目原有的利润空间大大减少。

2.忽视各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

在实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些建筑企业存在重效率、轻管理的情况,忽视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致使工作人员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不重视造价计划的制定,造价控制意识薄弱,导致全过程造价控制无法落实到实处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忽视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不仅增加了成本的支出,也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造价控制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成本消耗和资金投入较大的阶段,该阶段成本是由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管理等各项成本组成,这些成本均属于造价控制的内容,造价控制若监管力度不够,会导致造价控制措施无法顺利落实或者落实效果较差等,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材料浪费,设备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等,致使施工阶段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不利于经济效益最大化。造价控制过程中,监管人员未能准确认识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且对自身岗位职责了解不准确,存在监管不到位,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额度高,经营风险比较大,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该遵循慎之又慎的原则,审慎分析与全面研判投资决策的成效,尤其是要做好成本概算以及估算等工作,继而明确投资收益风险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落实科学的成本管理,必须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在该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以下要点:加强对投资估算编制的考察与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复合型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为整体把握资金使用情况,科学优化资金的配置问题,必须依托于科学的投资资金估算,当人们编制完成资金估算表时,应该结合市场分析以及行业前景等,重点检验投标编制表的误差,尤其是要考量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它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也比较大,为整体优化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避免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出现的大额罚金或者环境成本,在投资决策阶段,还应该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控过程中,还应该立足于市场调研以及行业发展的分析等,科学控制材料价格、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等各项费用,以此来避免材料成本上升或者施工人员人均工资调整可能出现的成本攀升、造价居高等问题。

2.设计及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实践中,设计阶段以及招投标阶段是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容易出现成本攀升或者其他价格变动的主要区域。为优化建筑工程的成本管控,全面夯实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应该做好设计以及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中,应该采用设计招标制,在满足设计质量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性价比最优的设计方案。同时,由于设计成本是一个不可见的成本,为尽可能降低设计成本。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施工方案、施工特征等,在全面统筹考量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定额设计。定额设计是根据审批之后的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确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在保证建筑工程各项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分配投资限额进行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还应该做好招标阶段的造价管控。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科学的招标制度,能够为建筑工程精准找到施工质量高、施工成本低的优质承包商。因此,在招标阶段的造价管控过程中,应该着重审核与把关招标环节,应该科学规范招标流程,同时还应该对招标方案进行精细化的研判,综合考量投标企业的市场口碑、发展能力、企业优势等。

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施工阶段是非常核心的阶段。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建筑工程的集约高效发展。与此同时,施工阶段对于建筑成本的消耗环节也比较多。为整体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成效,必须做好该阶段的造价管理。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明确造价管理要点,应该结合工程量清单来全面分析与把控建筑材料,采用材料供应商制度来整体把握材料的价格以及质量。为有效规避因材料不符合标准,或者因材料不合格而出现的返工或者其他问题,应该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控材料性能关。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实践中,还应该关注工程变更可能产生的成本攀升问题。工程一旦出现变更,极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资金浪费。因此,在造价管理控制过程中,应该做好工程变更的签证管理。此外,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还应该采用跟踪审计措施,明确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流程和方法。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整体优化造价管理成效,还应该做好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依托于合同内容来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明确合同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工程量清单等,做好反复的核算与对比。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全面审核相关材料以及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做好每个环节的审核与把关,全面分析与比对材料的使用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等,整体优化建设单位的经营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全过程造价控制对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积极协调各方面因素间的管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红霞.建筑工程过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9(02):145-146.

[2]吉怡衡.建筑工程的造价与管理问题探究[J].居舍,2019(03):146-147.

[3]蔡云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