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中原创设计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设计教育中原创设计的初探

乔戈

乔戈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407.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所需要人才的现状,反思我国设计教育过程在此环境下所承担的责任、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针对设计行业原创设计的缺失思考设计教育该如何改进,旨在探索设计教育中原创设计的培养方法和手段,并阐述了教学过程的改进,以期培养具有原创设计精神的智慧型人才,全面提高设计人才的原创能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原创设计,创造,设计教育

1.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全球化需要创新型人才

近几十年来,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共识:学校是经济的主要基地之一和一种基本的竞争力标准。教育竞争力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仁不让的成为核心竞争力。教育直接影响到科技竞争力,由于教育缺乏竞争力,应试教育遏制了大量创新型设计人才的成长,创造性思维的欠缺,设计专业的大量扩招导致人才越来越低价流出,技术高价引进的恶性循环。教育竞争力的下降影响到企业竞争力,高创型人才和高级设计管理人才在企业匮乏,无法对职工进行良好的培训,企业职工整体素质难于提高。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设计也不知不觉进入爆炸的状态,设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质量时时刻刻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现代消费者也趋向理性化,外销出口不太乐观,内销在渐渐增长,而原创设计系列产品的发展却已经迈开了步伐,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有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自主原创产品,并得以一步步壮大。

1.2我国设计教育现状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工科院校开设的设计专业(如建筑学、城市规划、数码艺术等专业),一类是农业类专业开设的设计专业(如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专业等)一类是美术类院校开设的设计专业(如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包装、动漫等专业)。这三类院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手段、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在设计教育中都应把能产生原创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关键性目标。

我国设计教育界目前虽然在这方面已经投入了足够的关注,并在设计教育中重视“创新”、“创意”意识的培养,但在设计教育领域,并未真正地融通创造学的基本理论,学生还在热衷于“西式”的“拼凑”游戏,而忽略了设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学生毕业后成为设计从业者后往往热衷于形式技巧和商业利益,鲜有中国文化价值的经典作品问世,这些都警示着设计教育对原创设计的重视迫在眉睫。

原创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和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密不可分,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两种,即“技能单一型”和“素质复合型”。

所谓“技能单一型”,即传统的培养模式;其特点是以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构图技法、制作技巧为训练内容和培养目标,培养了大批的纯实用性的单一型技术型人才,其特征是重技巧轻理论,重细部轻整体,忽略了现代设计对多样性、原创性的要求。

“素质复合型”是当代设计教育提倡的崭新模式,是以培养设计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以培养基础厚、知识广、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标准,注意各类知识相互渗透、综合互补的综合性培养模式,但许多高校所谓的素质教育往往将教育集中在健康人格的塑造上,提倡诚信、仁爱、健全的人格,而创造力不在其中,这必然导致了艺术设计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创设计的缺失,使设计教育与设计行业有了很大程度的脱节。

2.原创设计的迫切性

2.1原创设计

“原创设计”通俗的讲,就是做一个和别人完全不同的设计,代表着设计师的专利。在国内,很早就有人将原创和设计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好像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地频繁出现在各大专业学术论坛特别是国内的专业媒体上来进行大肆宣扬和进行探讨,如何把中国的原创设计搞上去等诸如此类的研讨会也是层出不穷。

所谓原创设计最重要的并不是做了一件古往今来没人做过的事,而是用心地观看这个世界,诚实地表达了自己,展现个人的独特性与周遭环境文化互动,设计就自然可能原创,并可能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身为这个年代的设计人员,除了要掌握想得快,做得快,发表得快的专业技巧外,一定也要有原创的精神,脱颖而出的原创才是设计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2.2原创设计的动机

在过去,原创是上天埋设在人类基因中,促成文明演进的动力,然后不同于过去,在当代,原创常与商业利益联系,尤其在这个相对多元贪婪的时代,新鲜的感官刺激,意味着出众商机存在的可能。也因由着这个商机的回馈,原创的动机更加的蓬勃也更不单纯,原创某个程度上成为谋利的手段,而不仅是对这世界付出的愿望,或内在基因的不得不然。

2.3原创设计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事设计教育的工作者,不难发现在学生作业甚至是在至关重要的毕业设计中抄袭、拼凑、借鉴痕迹非常明显,且屡禁不止,这一现象引人沉思。设计行业必需要有原创设计,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应该要有自己的本民族的烙印,这就要从设计教育工作做起,只有在学生阶段就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原创设计理念,才能在之后的实践设计工程中保持这一理念,并追求有自己风格的原创设计。

设计教育中原创设计意识的缺失导致国内设计工作者更多的工作现状是在做COPY设计,更多的设计从业者还没有体悟到设计的精髓和内涵,所以要提高我国的原创水平,并不是几个人甚至这个行业的责任,那是要唤醒全民族的心灵深处的纯净本真。目前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从艺术教育中入手,提高全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在设计教育中,侧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创造性思维更是设计人才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现象,有了敏捷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产生真正的原创设计。

3.设计教育中原创设计的实施过程

3.1培养方法和手段

原创设计首先要从思维上转变,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设计教育侧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培养是设计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培养方法上要从传统的单一型转向多样化。创造性思维体系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发散、动态、联结和想像。

原创设计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穿插于设计教育的各个阶段,根据设计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向展开。在低年级时,首先要求学生临摹某一类设计师的作品,目的是使学生从中领悟各种设计要素的构成物质和结构关系。重要的是,一定要立足从学生自身的对作品整体印象、空间、造型、构思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对作品进行解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3.2教学过程的改进

原创设计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要求更高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加注重学生原创设计的能力,知识仅仅是一种载体,最终为原创设计服务,任何一门设计课程都肩负传授原创设计思想的任务。小班教学,讨论式学习,比赛式学习,将实际项目设计引入教学情境,快题训练,师生之间思想交锋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培养原创意识、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创新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具有原创设计精神的智慧型人才无疑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决定了我国设计专业的未来。原创设计并不神秘,它主要是要求培养设计主体把握种种限定,解决实际问题,并非取得“创造性”突破能力,它本质上是实践性的,学生渐渐在矛盾的冲突中学习找到自己必须的语言,学习找出和优秀设计师的差异化,纵使是相同概念的创意,透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在相似的原始概念中呈现不同的表现手法。只要我们不断总结、认真探索,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内容,那么我国的设计教育水平和设计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恋,李博超.关于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198-199

[2]姜晶.有关“原创设计”的思考[J].InteriorDesign,2009,(12):41-42

[3]谷彦彬.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32-35

[4]陈永生.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初探[J].第三界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213-215

[5]戴思兰.简论人本主义[J].第三界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