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水痘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某高校水痘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分析

王晓华韩云

王晓华韩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卫生所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调查某高校一起水痘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本组调查对象为西安市某高校宿舍5例水痘病例,采取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疫情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水痘发生的几点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水痘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学校和卫生部门应加强沟通,科学防控,及时、高效、规范的处置学校内发生的水痘疫情。

【关键词】高校;水痘;聚集性病例;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41-0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经呼吸道、直接接触疱疹液和污染用具传播,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多发于儿童[1]。近几年,水痘在成人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好发于18~25岁年龄段。高校水痘发病的风险率也在急剧上升。现就本市某高校一起水痘聚集性疫情病例的调查如下。

1.高校概况

某高校为一所全日制公办大学,位于本市南郊大学城,远离市区。全校共14个系46个专业107个班级。共有学生13431人,教职工700多人,学生来源于祖国各地,均为住校生。院校有一名专职主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防疫人员。有三座教学楼。一座学生食堂,供师生就餐。

2.发病情况

经调查,首例发病学生谭某,男,21岁,为某高校13级外语系学生,住2#511宿舍。该同学于2015年4月13日出现自感忽冷忽热的症状,并伴有头晕,自行买药服用后无效,并且症状加重,随之出现皮疹,于4月15日去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水痘”,给予输液口服药(用药名称不详)及外用药,自行回宿舍治疗一星期后痊愈。之后13级历史系晏某于2015年5月2日出现了发热,头晕等症状,自以为感冒到诊所买药后服用无果,于5月4日皮肤出现了皮疹,在同一家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水痘”后,在门诊给予输液、口服药及外用药的治疗。每天在门诊输液后自行回宿舍休息,未经任何隔离措施,五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即临床治愈。5月16日同宿舍邓某、王某又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鉴于同宿舍已有两名同学有过类似症状且为“水痘”之诊断,故该两名同学直接去同一家医院就诊,被再次确诊为“水痘”。6月5日同宿舍柳某再一次被被本市传染病院确诊为水痘。同宿舍除两名同学有免疫力、一名同学未感染外,该宿舍共发病5人。外语系一名,历史系4名。

2.调查结果

经调查,男生宿舍2#511有8名同学来自于外语系和历史系,为混合宿舍(外语系3名,历史系5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定为水痘聚集性病例。

发病5名学生,分布在2个系2个教学班,5名学生全部为男性,年龄为21~22岁,发病日期为4月13至6月5日,每例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均在同一最长潜伏期内,平均15.0天。且后4位同学均与首发病例谭某在同一宿舍有密切接触史,所以有流行病学关联。

3.水痘聚集疫情的原因分析

3.1传染病管理重视不够,学校和卫生部门没有及时做好传染病管理工作。

3.2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的晨检、病假追踪工作做得不扎实,具体表现在,首发病例潭某在发病后,辅导员老师没有及时追踪,是该同学自行在宿舍治疗一个星期,以至于出现第二代病例晏某,同样历史系老师也未能及时追踪病情,以至于第三代、第四代病例邓某、王某及柳某出现(每例病例出现都符合水痘的潜伏期为14~16天。最长潜伏期为21天)后,历史系辅导员老师电话上报卫生所。

3.3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不足,面对传染病发生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3.4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劳累,精神紧张,加之生活条件有限,营养补充不平衡,抵抗力差,处于有传染性细菌或病毒的环境中,很容易被感染。

3.5学校学生集中,居住拥挤、接触密切,尤其是冬春季节,教室宿舍门窗紧闭,通风不良,一旦出现传染病很容易引起爆发和流行。

4.预防措施

4.1全面提高学校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性,加强辅导员老师对晨检、因病缺勤、病假追踪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做好学校三级网络传染病上报工作。

4.2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如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访谈栏目,板报、讲座、校园报刊及师生微信、微博平台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大家了解水痘。提高全校师生对水痘的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

4.3进行疫苗免疫,注射疫苗。研究证明,水痘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接种一剂后其抗体阳性率达85%~89%,接种两剂后阳性率可大99%[2]。

4.4发现水痘患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隔离患者在控制水痘流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对教室和宿舍开窗通风,湿式清扫。

总之,学校和卫生所部门应加大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学生水痘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伊兴旭,甘霖,陈敬贤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评价与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4,9(4):256-260.

[2]徐敏钢,黄瑾,汤素文等.水痘疫苗接种儿童水痘IgG水平的横断面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3):97-99.

[3]黄敏捷,王晓静,伏迎春.某部2例水痘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