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筑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浅析工程建筑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梁旺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提升;有效策略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支柱型产业,其在发展中承担着满足社会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重任,建筑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与质量水平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开始将工程管理引入到生产中,试图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生产品质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应不断汲取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通过不断革新工程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引进管理技术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将我国建筑工程产品生产质量提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确保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我国建筑企业可以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1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施工工期等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一切施工管理的行为以及制度制定都需要围绕以上目的进行,根据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以及成本管理四个方面,实现这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就能够得到优化,工程质量也会因此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也将扩大。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容易受到管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影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分包模式下的工程管理弊端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生产中均采用外包分包的生产模式。虽然我国政府就建筑工程外包分包生产模式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该种生产模式下的工程管理工作依旧存在工作责任与管理模式不明确等问题,这也是导致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于混乱的主要原因。参建各方在建筑工程具体实施阶段的工作责任不明确,会严重限制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配合,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2.2建筑工程监督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求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监督与管理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工程管理的依据。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其前提条件。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监理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不仅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造价控制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程收益产生影响,这也是当前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2.3建筑工程成本预算能力不强

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十分注重工程造价控制,这是因为只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才能帮助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中获取更多的工程收益;但是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没有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阶段出现了较多经济漏洞,最终造成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不合理,没有帮助建筑达成工程投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目的,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政策

本文认为建筑业在发展中应彻底摒弃充满弊端的外包分包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建筑企业在工程准备阶段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政策,将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只有合理化建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责任以及义务,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管理,这对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3.2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说只有不断加强监督与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生产阶段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本文认为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要求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条例进行监督。再者,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来实现对工程人员的有效约束,对于监督管理中发现的一些违规施工、不达标工程项目要予以经济处罚,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3.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力度

建筑工程项目业主方希望投资资金通过运作后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建筑企业希望通过工程管理来达到节约资金、提高工程收益的目的;所以要求合同双方在建筑工程具体实践阶段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手段来对每一环节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彻底消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浪费材料等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获取良好的工程收益。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4.1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生产阶段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不仅与工程品质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会对工程造价管理、进度控制等方面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地区技术标准以及设计方案来采购施工材料。工程技术人员要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查,对于一些性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再者,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中要对各环节材料利用率进行管理,确保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可以被最大化利用,禁止工程施工阶段出现浪费施工材料的事件发生,这样才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企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投入。

4.2引进高素质管理人员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发展依旧面临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极度匮乏的局面,虽然我国高层教育体系就这一现状调整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但是在短时间内的人才培养速度依旧难以满足建筑业发展要求。因此,建筑企业要通过建立相应人才吸引机制和企业培训制度来满足其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建筑企业不仅要在经济市场中不断吸引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同时也要注重通过企业培训机制来培养足够的工程管理人员,确保建筑企业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程管理队伍,这对推动我国建筑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使我国建筑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在新时期上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

4.3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最为主要的施工依据,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合理性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建筑企业要在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完成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将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容易出现质量缺陷问题的施工环节进行详细标注,对于容易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要制定好防范措施,以便于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具体实践阶段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解决对策,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生产质量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郑伟军.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J].科技风,2012(02).

[2]于瑾佳.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4).

[3]黄姗姗.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研究[J].民营科技,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