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的临床观察

孙宗林

(会理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100)

【摘要】目的: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92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更佳,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骨伤整脊手法;独活寄生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56-02

本组探究中选取92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9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0例、26例,患者年龄在72岁至3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60.39±3.69)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1例、25例,患者年龄在73岁至37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59.36±4.51)岁。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以及无统计学意义存在的结论。

1.2方法

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指导患者平坐于凳子上并放松双下肢,并拢,上体前屈45°并略向前向左旋转,若病椎没有转动则需要进行下一步动作:滚揉手法,在患者腰椎、骶椎两旁进行推拿并确保手法偏重,侧身扳腰并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后将下腿伸直、上体微后仰[1],医生需要将手掌按压在患者肩前并将另一手肘按压患者髂后臀部后交叉进行侧扳,完成侧扳后,患者取位俯卧位,医生将双手重叠于患者腰部病椎并向下用力振按,向下胸椎段依次按压,至骶椎为止,交替重复以上动作。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方法是口服,1粒/次,2次/d,分早晚服用。

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其中中医骨伤整脊手法同参照组,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组方是:川芎15g,独活15g,防风10g,细辛3g,牛膝15g,杜仲15g,茯苓10g,白芍10g,当归10g,桑寄生10g,党参10g,肉桂10g。对于存在气虚症状的患者,需要增加黄芪30g,对于存在阳虚症状的患者,需要增加锁阳10g,对于存在湿气重的患者,需要增加制附子10g(先下1小时),防己10g。水煎服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0ml,1剂/d。连续给予患者治疗时间是1个月。

1.3统计学办法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χ2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皮疹、腹泻、头晕、胃肠不适)可发现明显研究组患者更佳,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患病区域主要是腰4-5以及腰5-骶[2],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椎间盘结构发生了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出现了纤维环断裂的临床症状,导致患者髓核组织压迫相邻神经,导致患者出现麻木以及疼痛的临床症状[3],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治疗,独活寄生汤中主要成分独活具有温通气血以及扶正祛邪的临床功效,诸药合用可以起到益气扶脾以及益肝补肾的临床作用;配合中医骨伤整脊手法可以有效治疗疾病,同时还具有保健功效[4]。

本组探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5.65%、2.17%,显著更佳。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整脊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疗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坤.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20-2121.

[2]王会刚,武善亮,牟琳等.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5):511-513.

[3]吕立江,包家立,朱朝阳等.采用杠杆定位手法结合电磁经络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4,40(12):3755-3761.

[4]刘凤松,王凯,景成伟等.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稳定性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55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