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苗医药的用药特征及应用前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析苗医药的用药特征及应用前景

吴越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吴越

关键词:苗医药文化;用药特征;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R2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湘黔边境苗岭及武陵山区,山高林密,苗族人民在此世代居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战瘴疫,斗瘟疾,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苗医药。下面本文会具体谈到有关苗医药的相关概述。

1苗医药的治疗特征

1.1独具特色的用药理论

苗族医生在长期的行医用药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看病用药的理论。他们根据当地水土、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人体的现实影响,尤其是人体病症表征情况,将病种分为冷病和热病两大类,冷病表现出慢性、湿寒、虚弱等特征,热病表现出急性、燥热、亢进等特征。辨明了冷热病症后,在用药上,药物也分冷药和热药,味辣、麻、香、甜的属热药,味酸、苦、涩的属冷药,在治疗上,主张“冷病热治、热病冷治”,比如用热敷或熏蒸疗法治伤寒感冒。在具体的病症上,又细分为“三十六大症、七十二疾、一百零八小症、四十九翻”。在用药配方上,强调“立方简要”,有的疾病采取“一药一方”治疗,民间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说,究其根源多因祖传单方或因复方遗失以主药留传而致。即使复方制剂,也多为5种药左右,并且采取1、3、5、7“配单不配双”形式合成,主治药、辅治药、缓解毒副作用药“三位一体”,对每种药的剂量,一般不称量,全凭经验,以手抓药把握用量。在治疗骨肉外伤时,不用麻醉药而是“念咒”“化水”止痛,筋骨接妥后采取外敷内服方式,内服药一般用煎熬草药、米酒浸泡炮制、或者生药榨汁服用。

1.2多用新鲜草药

苗族居住地区,大都是气候温暖湿润的山区,层峦叠嶂,云蒸雾霭,植被丰富,为新鲜草药提供了天然温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酝酿出植物的特殊药效,新鲜草药正因为与周边自然环境天然合一,经过长期的阳光沐浴、雨露浸润,现采现用,疗效好,见效快。《神农本草经》认为“生者尤良”;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冀方》中,用鲜药治病极多;《本草纲目》记载有“生用发散”的功效,在其“水部”中还有许多以雨露霜雪治病的记载,比如用露水“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用露水“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以增强疗效,“饮冬霜”可通鼻,“用冬霜与蚌粉涂敷”治疗痱子,“韭叶露”治白癜风,等等。可见,苗医药治疗中“接天地之气”“集众医之道”,多用新鲜草药,与传统中医药疗法是契合的。在采药时令上,根据药植的根、茎、叶、皮、花、果的不同生长阶段择机而采,如茎叶采旺期、皮采浆汁旺期、花采含苞欲放期。事实上,草药若取干药,在晾晒、撵粉、切片等加工以及保存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受光、热影响而发生化学反应后,“正气散尽,性较平和,难治见效”,有的还会受潮霉变,产生毒副作用。正因为如此,苗民们往往把稀有而具独特疗效的药用植物移栽至房前屋后,便于现采现用。

1.3根据病症择方而治

苗医药治疗病种以跌打损伤、骨折骨伤、毒蛇咬伤、刀伤枪伤、关节炎、颈肩椎、四肢肿痛、表皮疥癣等外科疾病见长,辅之以“痨病”、肝炎、胃炎、腹泻、半边瘫、脑梗塞等常见病。在治疗方法上,根据患者病症选用单一疗法或多种疗法混合治疗。主要有:

接骨疗法。清代《马关县志.风俗篇》中“苗人良药接骨祛风,其效如神”,接骨疗法是苗医药最具特色的外伤疗法,患者因外伤骨折后,由苗医采取双手拿捏矫正复位、将配方草药捣烂成药泥外敷患处、用小木片或杉树皮固定绑扎好,再按时按量服用米酒泡制的草药或煎熬草药服用。由于外敷内服结合,疗程短、效果好。主要用药包括:外敷类:岩姜、松树尖、凤尾草、万寿竹、瓜子金、大血藤、小血藤、土鳖虫等;内服类:岩花生、南五味、八爪金龙、散血飞、三枝茶、见血飞、四块瓦、青藤香、三七等。这些药物一般具有接骨生筋、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蛋包银祛湿退热法。当小孩咳嗽流清涕时,用艾叶等煮熟鸡蛋,去壳,将小圆银饰或银戒指包裹在蛋白中,再用手巾或棉布将鸡蛋包好后,分别搓揉孩子头顶、后脑、脑门、太阳穴、手心、肚脐、背心、脚底等部位,银饰显淡红色表示体内湿热,银饰显淡绿色表示体内湿寒,这种蛋包银疗法对退热驱寒有一定效果,若是连续治疗几次,小孩感冒发烧一般亦可痊愈。

熏蒸疗法。是将苗药煮沸产生蒸汽熏蒸患部或者全身,使含药蒸汽渗入患处或肌体,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主要用来治疗“风、湿、寒三邪”,由于这类疾病多属慢性病,熏蒸疗法可以缓解颈椎、腰椎、关节疼痛,治疗风湿类、皮肤湿疹类、气血瘀滞类病症,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养生保健疗法。但熏蒸疗法不适合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拔火罐疗法。是用苗区盛产的楠竹制成长度8CM左右的竹罐,一端留底,一端作罐口。用消毒针在背、肩、颈相关穴位扎出针眼,点燃药棉在罐内速绕一圈产生负压,让竹罐吸附穴位,使得穴位处吸出淤血,达到舒经活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的治疗作用。

此外,还有驽药针疗法、佩戴疗法、蛇伤疗法、化水疗法、刮痧疗法、火针疗法、外敷疗法、热熨疗法,等等。

2苗医药的应用前景

2.1特色中成药研制

历史上,人们对民族药的研究局限于“治病实用型”,即着重研究药物的习性、栽培技术、用药方式、治疗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苗药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利用指纹图谱、色谱、光谱、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及生物活性成分、治病机理的研究,一大批学者通过不懈努力,对众多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性药理、质量分析控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特色中成药研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贵州省多家制药企业以苗药为基础研制了一批民族药品,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例如中成药开喉剑喷雾剂中含有八爪金龙、咽立爽滴丸中含有艾纳香、仙灵骨葆胶囊中含有淫羊藿、咽特佳含片中含有草玉梅、血脂平胶囊中含有刺梨,等等,这些药物均以苗药为基本方研制而成。其实,万物相生相克,大自然为人类的每一种疾病,都隐藏了一个秘方,一种解药,我们只是还未发现而矣。受药物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发现、提炼“青蒿素”的启发和影响,人们对中药材的研究越来越热,苗药中那些药效独特但化学成分、药效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的药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们的研究前景广阔。

2.2产业发展前景

苗医药是中药民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民族药是民族地区支柱产业之一,民族地区把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促进了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报告》,2017年度贵州中成药工业总产值300.73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78.8%。云南省2017年中药材产值过亿元的重点县达40余个。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极大的促进了苗药学理论研究,随着生物医药、天然药物研究的深入和我国人口老年化持续加深,民族药以及苗药在预防和治疗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疑难病以及养生保健、养老服务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必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苗族医学[M].陆科闵.王福荣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07)

[2]苗族药物集[M]陆科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3]苗药组方熏蒸疗法治疗家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J].崔瑾.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09)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