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析严英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析严英英

严英英

(六盘水师范学院)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文化教育,其他种类的艺术教育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大学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养成良好品质,成为一个合格的爱国主义青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大学音乐教育也是人文教育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大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但音乐教育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重点不均衡,不合理。大多数学校都注重音乐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在文化的提升上不够重视,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只能表达出专业性的知识,而不能真正理解到音乐的内涵,这样是不能培养出真正音乐人才的。时代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培养出音乐专业知识既强,同时人文素养方面也要十分优秀的人才。因此,对于大学音乐教育来说,在注重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本文将探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希望能够为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人文素养;专业技能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让音乐专业的教育方向和任务也发生转变,以前重视专知识,而现在要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并重,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音乐专业人才。这样的任务对我国当前的现状来说还是一项比较艰苦的任务。[1]

1、大学生音乐教育事业里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而言就是指人们自身所拥有的应对事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自身文化的底蕴。音乐和绘画等作为艺术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成是人文素质。因此,音乐教育应当不仅仅是技能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也应该包括其中,但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在传统的教育中人们往往轻视或者忽略了对学生们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这样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内涵的。

1.1对音乐专业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作为培养国家音乐人才主要的途径,大学音乐教育必须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经过大学音乐教育出来的人应该是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应该摒弃以前的不正确方式,在训练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最终即使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很强,但是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支撑,他们很难把握音乐自身的内涵,也就难以准确的表达音乐真正应该表达的,最后在台上呈现的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音乐机器。本身的人文素养不足,并且专业技能不够过硬,授课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在很多年轻的教师身上都会出现。经过多方的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人文素养的影响,优秀的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帮助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表达意识、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等,因此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其实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特性最直观的表达就是这个国家人们的人文精神或者文化,也就是说民族和文化是相通的。根据时代发展的轨迹来看,未来音乐表演必将逐渐成为艺术表演领域的核心,因此音乐专业的学生们也将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除了要能够向社会输送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同时还要能够为社会大众传播好的人文文化。这就对音乐专业的学生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精通,而且还要有一定人文素养的积累。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传授者,我们的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注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文化方面的积累,要以一个长远的目光看待未来世界的发展,致力于让学生们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2]

1.2促进全面发展、推进全面教育的切入点是对文化素质进行加强

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有很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专业素质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音乐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文化教育,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同时它也有与一般文化教育相同的地方,要同时满足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即既要满足对音乐专业知识的教授要求,也要满足一般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求。不能单方面的重视技能教育或者文化素质教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极端,是非常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应该两者并重,共同促进。

2、音乐教育中加强和培养人文素养的途径

2.1人文课程设置的优化,思想道德认识的提高

加强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首要途径就是通过对人文课程的优化,让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得以提高。负责课程设计的教师要充分秉承这一理念,认真对教学计划进行规划。要认识到,当下对音乐专业学生们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而在关于这方面的工作上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直接把读书学习知识作为最直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之一,而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不要长时间的学习下来学生人文素养还是没有较大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一般来说需要将文化教育中的历史、文学、哲学、艺术学、法学等课程综合的杂糅进音乐专业学生们的课程之中,以此实现对音乐专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的提升。

[3]

2.2开展关于人文素养的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种事物的学习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于提升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来说也不例外。要充分改善校园的文化环境,通过良好校园环境的侵染,让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这样通过环境氛围对学生实现教育的方法也被人们称为“隐形课程”,也只有这样的隐形课程才能时时刻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内涵。为了让大学为各专业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有效果,就必须要让老师在上课的形式和方法上创新,摒弃传统形式化、呆板的上课方式。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们来说,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进行活动的开展,例如可以举办各种利用文学作品创作音乐作品的竞赛以及举办各种涉及到人文素养的音乐讲座活动等。尽量让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变得多样化、实际化以及普遍化,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的收获更大。

2.3对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教师群体进行着重培养,对老师的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重视

对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提升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和对学生教育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否有效的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所以,要对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教师群体进行着重培养,对相关老师的学术能力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完成对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一艰巨任务,老师必须要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是在自身专业方面能力强。学校方面要定期对教师自身素质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要要求相关老师学习,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各种各样交流会和学习讲座,确保学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足以帮助学生。[4]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作为艺术教育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关于音乐上的教育,其更是实施美育和培养优秀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让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意图和情感状况产生影响,让审美情感形成的是要学会做事、认知、生存、共处。总之要让当代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在专业知识强的同时人文素养也要优秀才行,这也是大学音乐教师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靖华.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19年:91.

[2]李冰;张永东.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17年:51-52.

[3]雷瑞泽.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问题思考[J].北方音乐.2018年: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