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优化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策略

苗爱华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264200

如何优化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实现由“知识型”课堂向“素养型”课堂的转变?我在参加山东省综合实践优质课堂大赛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优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就是所谓的教学目标,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也是起始和归宿。所以备课时就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出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并确定落实教学目标的策略。制定目标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目标要完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缺一不可。而且三个方面要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避免存在“前轻后重”的误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我确定了《生活中的轮子》这一课题,依据学科以及课题特点确定了以下目标:

1.了解轮子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培养问题意识。2.进行对比实验,增强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渗透用科学的方法验证是否正确的思想以及求实的科学精神等。3.参与小组为单位的猜想、体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合作交往、大胆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围绕以上目标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在合作中享受综合实践学习的乐趣,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实践,为了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节省上课时间,高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综合实践课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如先猜想验证,继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在《生活中的轮子》一课中,我设计了“研究轮子的作用”的环节,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1.验证轮子省力。一方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轮子省力。如出示生活中的轮子的照片,轮椅、吸尘器、超市推车、行李箱甚至个别学生带轮子的书包等等。二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轮子省力。这个环节学生跃跃欲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教师本着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没有盲目地让学生进行体验,而是先质疑寻求方法,然后探究设计实验,最后通过验证进行实践并填写记录单的形式,让学生的研究走向严谨和科学。

2.探究轮子改变用力方向。生活中轮子的使用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所有使用轮子的地方都是为了这个作用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寻找答案,从而引出了吊车、升旗、钓鱼竿以及升降窗帘中的轮子的探究。在探究中学生自主明确了,生活中的轮子除了省力,还有些是改变用力方向,解决生活中人力不方便解决的问题。

研究轮子的两个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具体物件,使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而后老师进行总结,通过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轮子省力以及改变用力方向仅仅通过假想推理还不够,我们侧重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相信科学并应用科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能够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自主探究实验,学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实验才有发言权的硬道理。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轮子作用的探究,更多的是一种自主探究的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动手实践的能力、大胆创新的品质等,相信这些法宝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大师级的教育专家的课堂上,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的评价语言,实际是他们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

《生活中的轮子》一课中,我的评价语摒弃了“好”“很棒”、“妙极了”,言做到了有导向性、激励性、提升性。例如:在轮子妙用创意乐园环节中,学生们在舒缓的音乐中,灵动的思维得到彰显。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带轮子的马戏团的棚子,他告诉大家以往的马戏团走到哪里都要现搭棚子,这样太麻烦了。而按上了轮子的棚子就可以到处移动,省时省力。还有一位同学发明了摘果机,充分地利用了轮子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有的同学要给讲桌底下按上轮子,因为他们教室里的讲桌特别沉重,每次打扫桌底的卫生特别费劲,如果按上了轮子移动起来就特别省力。有的同学要给轮船按上轮子,介绍时说,这样可以海陆两用……如此大胆的创新,让执教的我激动不已,面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我或点拨性评价,或提升性评价,或激励性评价,交替运用。如:“你的设计很有创意!”“嗯,这样的音响我想人人都想拥有一台。”“真好,海路两用的轮船值得推广。”“你的想法很特别,再思考一下轮子安装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好吗?”“没有思考就没有判断和创造,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相信梦想肯定会变为现实!”……这些课堂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指明了深入学习的方向。

总之,素养导向的课堂,是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还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优化课堂教学,让短短四十分钟成为学生的一段生命旅程,倾听他们拔节的声音,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