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苏福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苏福雄

苏福雄

(玉林市第一中学,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生物学习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教学资源,重视微课教学的实施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生物;创新应用;实施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教育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教师将微课逐步引入到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当中,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成为一门集人物、动物、微生物的发展于一身的学科,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微课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便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打破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的基本概述

微课是指利用教学视频、信息技术等手段,将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学习特点对微课进行录制,使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从而突破生物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微课的基本特点

微课教学是当前学校最流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具有许多的特点。第一,微课的时长较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的上课时间一般为45分钟,这使学生无法全面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忽略了部分的学习内容,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然而,微课的教学时长一般为10分钟,教师将教材的内容捡其精华进行教学,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讲解了教材的重点内容,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第二,微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将录制好的视频发布到网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只要想要学习便可以登录网址进行观看,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增强他们理论知识的基础,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得以保存,使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在上课前,学生通过微课进行预习,了解到上课所讲的基本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课下,学生根据自己在课上对知识所掌握的情况利用微课进行复习,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采用“黑板式”教学方式,无法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偏重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微课教学将教学内容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使他们自主投入到生物课堂学习当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形成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和生活实例。高中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改变高中生物学习的难点,使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进而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微课在高中生教学中创新应用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课堂的感知情境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导入速度

教师只有保证课前知识的导入速度,才能确保学生真正地接受知识的内涵,理解生物的具体内容,增强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把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微课,教师构建课堂感知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熟练掌握生物知识内容,顺利完成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奠定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导入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保证了教学中声色结合的质量,良好的衔接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蛋白质知识点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预先借助媒体展示出三聚氰胺奶粉的危害性,它所具有的结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

(二)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

微课视频是集图画、动画、声音于一身的教学手段,整合了各类的教学资源,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生物知识的内容,演示出人物进化的具体过程及其他生物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满足学生对感官认识的需求,帮助他们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细胞的增值》这一课的讲解当中,教师利用微课资源结合实验教学的内容,充分展示细胞变化的动态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到细胞增殖的每一个阶段,呈现出微观物质的变化规律,从而摆脱了学生肉眼观察范围的限制,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三)拓展延伸生物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区别,教师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用微课教学手段,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微课课程,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展高中生物的知识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基因概率学这一课中,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观看较为基础的视频,了解到每一对基因出现的概率,认识到相应基因所表现出的形式,相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观看俩对基因所表现出9:3:3:1的变式视频,了解到更多基因组成的关系。

四、结束语

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时间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特点,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生物是当前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利用微课构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10).

[2]祁生金.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

[3]洪茂盛.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30.

[4]吴碧鸿.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考试周刊,2018(4):149-149.

作者简介:苏福雄(1982.6—),男,广西玉林市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