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42井区地层划分及油气层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B442井区地层划分及油气层评价

王月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录井公司

0引言

B442井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南宋乡杨董庄东南约250m。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带北坡B442砂体。该井是一口评价井,设计井深4240.00m,钻探目的:向西扩大B440井区沙四段滩坝砂岩含油气范围。本井区处于利津洼陷带的较深部位,沙三段、沙四段发育巨厚的成熟烃源岩,油气来源丰富。本井区沙四上纯下亚段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分布广泛较稳定,但距物源区远近及局部沉积环境的变化,砂岩胶结物成分改变而使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沙三中时期,由于湖盆扩大,形成深湖相,沉积物主要为物源来自东部的滑塌浊积岩和物源来自南部的深水浊积扇沉积,这两类砂体夹在巨厚生油岩中易形成自生自储的岩性油藏;沙三上时期,本井区处于三角洲向西推进的过渡地带,砂体较为发育,但沙三上底部砂体沉积厚度及横向分布变化大;沙二早期砂体较发育,分布面积较广,但晚期砂岩发育变差。

利津洼陷滩坝砂油藏是目前东营凹陷规模最大、最整装的待升级储量区块;该区目的层具有埋藏深度大、地层压力高的特点。从地震测线剖面和T7构造图上看,设计井位于构造的较高部位,且将钻遇的纯下亚段的厚度较大。纯下亚段1砂组向上紧邻纯上亚段烃源岩,而3砂组则可以接受沙四下的油气,故而易于成藏。

1地层划分

依据实钻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结合邻井及区域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本井自上而下钻遇了新生界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上、沙三中、沙三下、沙四上纯上亚段、沙四上纯下亚段、沙四下。经分析对比,本井沙二段地层底界比设计深112.00m,厚度厚97.90m,沙三上地层底界比设计浅6.40m,地层厚度薄118.80m,其它各组段地层厚度及底界深度与设计基本相符,横向分布较稳定。

(1)沙二段岩屑录井井段岩性为深灰色泥质岩与灰色砂岩。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砂岩处呈明显低值,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呈中~低阻。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二段底界划分在井深2912.00m,与下伏沙三上地层呈整合接触(B440井井口位于本井井口方位53°距离1598m)。

(2)沙三上岩性岩性以深灰色泥质岩为主上部夹灰色砂岩,底部夹两薄层深灰色泥质白云岩,其中白云岩为利津洼陷沙三上底界的标志岩性。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比较平直,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呈中~低阻,底部见"锯齿"状中阻。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三上底界划分在井深3193.60m,与下伏沙三中地层呈整合接触。

(3)沙三中本段岩性为深灰色泥质岩。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平直,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呈中~低阻。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三中底界划分在电阻开始抬升处井深3524.00m,与下伏沙三下地层呈整合接触。

(4)沙三下岩性以深灰色泥质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平直,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中上段和底部为高值,夹一段中低阻地层,该段底部地层电阻率为明显的弧线特征,与邻井对比性好。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三下底界划分在高阻结束处井深3772.00m,与下伏沙四上纯上亚段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5)沙四上纯上亚段岩性以深灰色、褐灰色泥、油页岩为主夹薄层灰色砂岩。电性上,自然伽马曲线呈齿状,其基值明显低于下部地层,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表现为"尖峰"状高阻,电性上具有低伽马、高电阻的特征,电阻率明显高于纯下亚段,与区域特征一致。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四上纯上亚段底界划分在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处井深3889.50m,与下伏沙四上纯下亚段地层呈整合接触。

(6)沙四上纯下亚段岩性为灰色砂岩与深灰色泥质岩呈不等厚互层。电性上,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曲线为一系列的尖峰状中高阻,自然伽马明显高于纯上亚段,于井深4188.00m见灰色含膏泥岩,与区域特征一致。根据岩、电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B440井资料,将沙四上纯下亚段划分在含膏泥岩顶部井深4188.00m,与沙四下地层呈整合接触。

(7)沙四下岩性见含膏泥岩,符合区域沉积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及邻井资料对比分析,将该段地层划分为沙四下。

2储层评价及油气层评价

沙四上纯上亚段:钻遇地层厚度117.50m,仅钻遇两薄层灰质粉砂岩,较致密,测井孔隙度1.353%~1.423%,渗透率0.100×10-3?m2~0.199×10-3?m2,综合评价为差储集层。

沙四上纯下亚段:钻遇地层厚度298.50m,储层厚度124.33m,占钻遇地层厚度的41.7%,单层厚度最大5.90m,一般0.60~2.10m,岩性为粉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较疏松~较致密,测井孔隙度1.211%~14.508%,渗透率0.100×10-3?m2~16.174×10-3?m2,录井核磁共振孔隙度0.52%~14.92%;渗透率0.00×10-3?m2~9.07×10-3?m2,综合评价为中等储集层。沙三上中部~沙四上纯下亚段顶部(井段2929.50~3893.90m)的泥质岩类厚度大,区域分布稳定,可作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本井通过岩屑、岩心、荧光录井于沙三上见荧光级显示;在沙三下见油斑级显示;沙四上纯下亚段见油斑级、油迹级、荧光级显示。通过气测录井,本井于沙一段解释干层;沙三上解释油层、干层;沙三下解释干层;沙四上纯下亚段解释油层、干层。

实钻证实,主要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地层,储层发育,录井见到油斑级、油迹级、荧光级显示,综合解释油层42.73米/21层,形成了岩性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另外本井三上底部~沙三中上部井段3191.70~3211.00m,沙三下井段3624.00~3636.00m气测全烃异常明显,现场录井见槽面显示,说明油气较活跃,形成了泥岩裂缝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3结论

实钻证实本井沙四上纯下亚段储层发育,录井见到油斑级、油迹级、荧光级显示,综合解释油层42.73米/21层,形成了岩性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本井沙三上底部~沙三中上部井段3191.70~3211.00m,沙三下井段3624.00~3636.00m气测全烃异常明显,现场录井见槽面显示,说明油气较活跃,形成了泥岩裂缝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建议对本井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井段3893.90~4159.70m)的油层段进行试油求产,落实产能,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

参考文献

[1]魏小洁,姜在兴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相风暴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古地理学报:2014,03:37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