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直接和常规药敏实验用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探讨直接和常规药敏实验用于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唐海霞

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湖南安仁4236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实验和常规药敏实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血液分别进行直接药敏实验检查和常规药敏实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采用生化培养检验结果显示210例患者中共检出178例阳性样本,其中采用常规药敏实验检测结果检出178例,符合率100.0%,使用直接药敏实验检测结果检出151例,符合率84.8%。常规药敏实验检测中革兰阴性杆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检测符合率与直接药敏实验相比无差异,P>0.05。常规药敏实验检测中革兰阳性球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检测符合率与直接药敏实验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常规药敏实验和直接药敏实验检测抗生素敏感性时,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临床可将上述两种方法用于临床细菌耐药性检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血液细菌检验;直接药敏实验;常规药敏实验

细菌感染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生长繁殖,并随血液循环将代谢产物及毒素分散至人体各部位,引起人体出现急性全身性感染[1]。细菌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疾病治疗效果[2],也会引起患者出现败血症、菌血症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受临床抗生素滥用的影响,细菌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升高,影响了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中对我院住院患者血液进行药敏实验,对比直接和常规药敏实验的检查效果,为临床了解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无血液疾病;均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在采集血液前2d均停止用药治疗;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126:84,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3.7±4.5)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取静脉血20ml,并分为两份,采集结束后即刻送入检验科检验。

直接药敏实验方法:取患者血液,均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迪尔Bt112型)进行培养,使用无菌注射器在阳性标本中抽取一定量标本,置入离心机(1500r/min)离心分离,5min后取上清液,置入离心机(3000r/min)分离15min,取沉淀物加入氯化钠溶液(0.90%,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93)洗涤,洗涤2次,进行革兰染色,观测细菌状况。使用无菌拭子取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使用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口。

常规药敏实验方法:取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将样本接种在巧克力平板、血平板及麦康凯平板上,培养条件为:C02浓度5.0%,温度35℃,培养24h。培养结束后将标本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染色,观测检测结果。根据实际状况选择不同的酶进行检验[3]。

1.3观察指标

革兰阴性杆菌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检验,革兰阳性球菌使用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检验。对比直接药敏实验方法和间接药敏实验方法的检验结果采用2000年的NCCLS作为评判标准,判定细菌的耐药性,分为敏感、中度敏感、耐药三类。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生化培养检验结果显示210例患者中共检出178例阳性样本,其中采用常规药敏实验检测结果检出178例,符合率100.0%,使用直接药敏实验检测结果检出151例,符合率84.8%。常规药敏实验检测检出革兰阴性杆菌114株,革兰阳性球菌64株。常规药敏实验检测中革兰阴性杆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检测符合率与直接药敏实验相比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药敏实验检测中革兰阳性球菌敏感、中度敏感、耐药的检测符合率与直接药敏实验相比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医院每天收治大量病人,存在大量致病菌,病人住院期间常发生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患者继发感染,引起多种并发症发生[4]。细菌感染患者常出现高热、寒战、关节痛、皮疹、肝脾肿大等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迁徙性疾病或感染性休克。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升高,直接导致部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下降,影响患者治疗。因此,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时了解细菌耐药性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是保证抗生素治疗效果的关键。药敏实验是临床检验细菌耐药性的常用方法。在施琛[5]的相关研究中,直接药敏实验检测的符合率为82.79%,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药敏实验检验方法较多,临床采取常规检验时,细菌培养、鉴定、药敏检验速度均较慢,而在等待检验结果过程中,医生只能根据临床经验给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而此次研究中采用直接药敏实验时,使用平板接种标本,有效见少了检验时间,且检验过程较为减少。在研究结果显示直接药敏实验结果与常规药敏实验结果无差异,进一步肯定了直接药敏检验效果。

综上所述,使用常规药敏实验和直接药敏实验检测抗生素敏感性时,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且直接药敏实验能减少检测时间,临床可将上述两种方法用于临床细菌耐药性检验,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赵东明.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391-392

[2]李魏林,马丹冬.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21):139—140

[3]李海英,李俊芹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08):41-42

[4]余志辉,郑明江,黄云妍,等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3):147—148.

[5]施琛.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6(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