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威远页岩气优化钻井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四川威远页岩气优化钻井模式分析

尚尔勇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山东省东营市257000

摘要:不断完善四川威远页岩气钻井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钻井的速度和效率,对促进页岩气的钻探和开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钻井工程概况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发现在钻探过程中存在表层井漏现象严重、钻探效率低下和井眼轨迹难度大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页岩气钻井模式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PDC钻头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四川威远地区的页岩气开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钻井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钻探过程中还存在钻探速度低、井壁坍塌和表层井漏现象严重的问题,对页岩气的开采工作形成阻碍。因此,不断完善钻井技术,对提升页岩气的开采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钻井工程概况

该工程W4井采用508mm×339.5mm×244.5mm×139.7mm的井身结构,其中,导管的长度为508mm,下入钻井的深度为492.5mm,套管下至侏罗统珍珠组的深度为339.5mm,套管下至二叠统栖霞组的深度为244.5mm,套管下至钻井的深度为139.7mm。在钻探的过程中,由于珍珠组采用套管进行封隔,导致钻井出现垮塌现象。钻头在下降至钻井深2600m后,钻探的速度明显降低。同时,由于油基钻井液的密度变大,钻泵的压力升高,导致钻探设备出现故障。此外,随着井斜角的增大,还导致定向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二、页岩气钻井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实现井身的结构优化

由于威远地区的地址较为复杂,岩质疏松,并富含地下水,且地下水与地表水相连,一旦发生井漏现象,会造成地表水的污染。采用常规的堵漏材料,不能够立竿见影的看到堵漏效果,无法形成对地表水的有效保护,同时,由于地表水冲击作用,使得水泥塞很难凝固,堵漏效果不佳。基于此,该页岩气开采企业对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井身结构采用了非标准尺寸,将长508mm的导管下入钻井深度的495mm,防止了表层井漏现象的发生,为空气钻提供了良好的钻探条件。将273.1mm的套管下至三叠统须家河组顶部,避免了井壁坍塌现象的发生。将196mm的套管下至龙马溪组顶部,并将套管的井斜角设置为大于0°,有效防止了岩层坍塌现象的发生几率,避免在钻井内部形成岩屑床,对钻探的速度形成不良影响。采用这一些列方法对井身的结构进行优化,有效防止了表层井漏现象的发生,降低了岩层垮塌现象发生的频率,同时,缩小了井眼直径,提升了钻探的效率。

(二)选择优质的钻头

由于钻井的垂直段井眼直径较大,地层的钻探条件较差,无法提升钻探的效率。在钻井的定向段,由于油基钻井液的密度较大,存在严重的托压现象,导致钻探的效率不高。在钻井的水平段,因钻井液密度过大导致井眼轨迹上倾,钻头无法加压,降低了钻探的速度。该页岩气开采企业针对钻井不同阶段的特点,选用了优质的PDC探头,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在垂直井段,针对沙溪庙组采用了CK605型钻头,其速度高达19.5km/h,而空气钻在同井段钻探速度为4.5m/h,表明CK605型钻头的钻探效率显著高于空气钻头。在珍珠组至凉高山组之间采用CK506D型钻头,钻探速度可达到5.5m/h,而牙轮钻头在同井段的钻探速度仅为3m/h,由此表明,牙轮钻探效率显著低于CK506D型钻头。在须家河组采用MS17161型钻头,钻探速度达到5.9m/h,而GD605S型钻头的钻速仅为2.8m/s,明显低于MS17161型钻头。在钻井的水平段,选用MO864型钻头,具有良好的钻探速度。在造斜段,仅采用MXL-20DX型钻头进行钻探,能够平均提速3m/h。

(三)完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随着钻井倾斜角度的增加,使得钻机的刚性减弱,在调整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水平段的摩擦力增大,钻头不能得到足够的钻压,严重影响了定向的效果。同时,由于油基钻井液的密度较大,限制了钻井液的排量,容易在钻井内形成岩屑床,加大井眼轨迹的控制难度。因此,在垂直井段,可以采用“螺旋杆+PDC钻头”的方式,进行钻进工作,并实现对井眼轨迹的动态监测,从而形成调整井眼轨迹的合理依据,实现控制井眼斜率和提升钻探速度的目标。在增斜段,采用弯螺杆钻具,依照井眼的轨迹设置造斜率,采用复合入窗的方式,优化了入窗轨迹,实现了一次性入靶。在水平段,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地质模型,然后依据地层与井眼轨迹的切割关系,合理设计钻进轨迹,并依据地层特征判断地层的倾斜角,最后,利用钻机具进行增斜和降斜工作,从而不断提升钻探的速度。

(四)优化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固井技术

油基钻井液在钻井壁上形成沉积物,降低了水泥环与套管的强度,对固井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水平井在高密度条件下的提升效率较低,水泥环的密封性能不高,也是导致固井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为了提升固井的质量,该页岩气开采企业将套管的居中度提高,在每根套管上设置一枚扶正器,并实现刚性扶正器和半刚性扶正器的交替设置。在造斜段,在每根套管上设置一枚刚性扶正器,在垂直段的每根套管上设置一枚普通刚性扶正器,并提升了套管的居中度。有效提升了固井的质量。同时,为了提升胶结的强度,该页岩气开采企业通过优化钻液的密度和浆柱设计,运用具有密度高和流动性特点的ISOBLOK水泥浆,有效提升了水泥浆的稳定性,用此水泥浆制成的水泥石,抗压等级较高,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此外,该企业采用高效冲洗隔离液,取得了良好的冲洗效果。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完善页岩气钻井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井身的结构优化,选择优质的PDC钻头,能够对钻井的质量形成良好的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完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优化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固井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页岩气的开采效率。因此,在完善页岩气钻井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唐代绪,赵金海,王华,等.美国Barnett页岩气开发中应用的钻井工程技术分析与启示[J].中外能源,2011,16(4):47~52.

[2]赵金海,唐代绪,朱全塔,等.国外典型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J].国外油气田工程,2002,18(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