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住宅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廖忠清

深圳市宏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住宅建筑工程地下部分是整个建筑工程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部分,做好对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施工,是保证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文章以某住宅工程地下防水工程为例,阐述了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运用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工艺,并对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设计;材料;施工工艺

建筑地下工程的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工作,既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直以来,防水工程都是地下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一直得不到保证。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地下工程中不断应用,标准化、机械化施工作业不断推广,涂料与卷材复合应用的防水技术在地下工程中表现出了相对良好的防水效果、高性价比和工艺成熟等特点。现以某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为例,阐述了运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工艺,可为其他类似的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提供经验借鉴,以保证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从而巩固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368062.6m2,地下总建筑面积115766.0m2,工程总造价120000万元。该工程地下防水施工面积约200000m2,防水设防等级为一级,采用3道设防,其中一道结构自防水、两道柔性防水。

该项目的地下室底板、外墙,原设计的防水层为3mm+4mm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于地下标高最低达到-12.9m,且地下水位较高,经过专家论证,将底板防水层改为2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墙防水层改为双层1.2mm厚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更改后的方案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强,且涂料具备自愈功能,可有效克服窜水隐患。

2主要材料介绍

2.1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本工程所用的BST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主要原材料为石油沥青和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其核心技术为ATT-003特殊添加剂,该添加剂在生产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的过程中能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使沥青与各种高分子聚合物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合作用,这种化合作用能使高分子聚合物与沥青在稳定的状态下将各自的性能发挥得更好,提高涂料的稳定性、耐久性。该产品目前行业标准尚未正式颁布,产品主要性能指标满足表1要求。

2.2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本工程所用的BST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采用多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料,以超细悬浮乳化沥青为改性剂,以水为介质,经交联、催乳等工艺生产而成的防水涂膜。本材料由A组分(高分子改性沥青涂料)和B组分(速凝剂)组成,满足JC/T2317—2015《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标准要求。该材料采用专用的喷涂设备来施工,常温下,A、B组分分别通过管道由两个喷嘴喷出、雾化,高速呈扇形交叉混合,物料在喷射到基面后,速凝剂使其迅速破乳,盐析出水,瞬间凝聚成高分子防水层。

对于工程中较多的异型结构,如水落口、阴阳角、管道口等,采用喷涂速凝涂料,施工灵活简便,防水效果好。

3施工工艺

3.1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

3.1.1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前,须调试专用加热机械设备,开工前应就近放置专用加热机械设备,调试完成后,才能进行涂料施工。施工时,因橡胶沥青涂料的非固化特性,不能先做完涂料层再整体进行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应使涂料施工与卷材施工相配合同步进行。

3.1.2施工工艺流程

机具准备、材料准备→基层清理→细部附加层施工→大面喷涂或刮涂防水涂料→大面铺贴防水卷材→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质量验收→保护层施工。

3.1.3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1)清理基层:用扫帚或吹风机将基层灰浆及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2)细部附加层施工:对地下的管根、预埋件、阴阳角等处,先刮涂1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覆无纺布进行加强处理,附加层宽度为500mm,后浇带部位附加层应整体刮涂1mm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覆无纺布。

3)底板大面涂料施工。大面涂料可采用喷涂法或刮涂法施工,本工程采用喷涂法:①喷涂作业应分区段施工并预先做好遮挡工作,每一作业幅宽应大于卷材宽度300mm,调整好喷嘴与基面距离、角度及喷涂设备压力,以求喷涂后的涂膜表面平整、不露底且厚薄均匀;②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厚度多遍喷涂,每遍喷涂时交替改变喷涂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压宽度宜为30~50mm。

4)铺贴卷材防水层:随即将卷材铺贴于已施工完成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表面,要求铺贴顺直、平整、无折皱。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搭接缝采用涂料以冷粘形式粘结,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喷涂于搭接宽度内,无需表干,可直接施工搭接部位自粘卷材,并用压辊辊压严实。

5)保护层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即可进行保护层施工。按设计要求做相应的混凝土保护层。

3.2侧墙防水施工

3.2.1施工工艺流程

机具准备、材料准备→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大面喷涂防水涂料→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质量验收→工序交接。

3.2.2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1)地下室侧墙浇筑完毕,并拆除模板,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符合防水要求后,即可采用高压喷枪对地下室侧墙进行涂膜防水施工。

2)混凝土侧墙基面清理:喷涂前先对基面进行清理,清除表面浮浆,对模板孔及不平整处用防水砂浆修补填平。

3)细部节点处理:对侧墙上的穿墙孔洞等进行附加无纺布增强材料处理。

4)基层符合防水要求后,大面均匀喷涂双层1.2mm厚BST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膜。

5)侧墙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自检,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必要的修补,并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然后办理相关移交手续。

6)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由总包方在防水涂膜外表面做泡沫板等软保护,最后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3.3细部构造做法

本工程根据地下室底板、侧墙各个细部节点部位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合适的细部节点处理技术进行防水加强处理。施工中,按照先细部构造处理、后整体喷涂的顺序进行防水作业。图1所示为地下室底板甩槎防水做法,图2为后浇带防水做法,图3为集水坑防水做法,图4为侧墙防水构造,图5为侧墙防水收头做法,图6为穿墙管道防水做法。

4施工体会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复合防水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弥补了涂料和卷材复合使用可能会出现的施工缺陷。在基层刮涂不小于2mm厚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对于基层易活动和变形部位,增加了一道1~2mm厚的附加层,形成一道永不固化的、可滑移的密封防水层,然后将防水卷材粘贴于其上,从而形成了复合防水层,强化了防水功能。非固化橡从而形成了复合防水层,强化了防水能。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可以吸收来自基层开裂产生的拉应力,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强,并可自愈合。虽然卷材是满粘,但同时达到了空铺的效果,既不窜水又能适应基层开裂变形的需求。

2)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在地下室外墙,将材料技术与施工技术完美结合,使材料性能和工程质量得以体现和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阴阳角、缝隙、不规则结构的连接处渗漏等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防水材料外墙施工难的问题。

3)本工程在防水施工中,采取了标准化施工模式,使防水施工程序化,把科学管理落实到工地的每个细节、每个过程,实现对施工现场准确、快速、全过程的监管,以保证收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得到了业主和总包方的一致好评。

5结论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是一项综合技术,它涉及到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应用性广、实用性强。为了确保防水质量,防止发生渗漏,我们施工人员必须认识到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从而精心设计,科学选用防水材料与防水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在细部构造防水方面应精心施工、精心处理,加强施工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同时不断开拓新的防水技术和防水新材料,以不断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闫瑾;刘永义.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探究[J].河南建材.2014(02)

[2]户维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河南建材.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