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朱桂娟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要产生相应地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为应对这样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我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的信念不仅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也包含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高尚的师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因此,高素质的教师能协调好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好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个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其次,教师应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映射着世界的潮流,社会前进的节奏。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尽快领悟新课改的精华,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所有这些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充实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勇气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改进实践。

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之后,英语教学更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多媒体结合,体现英语学习灵活、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需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在彻底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设计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会更容易、更主动地接受。比如我们经常引入课堂的情景设置、悬念设置,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必须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以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创设相应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英语中抽象的概念,运用电教媒体,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身,不仅可以表现新颖、形象、生动、直观的知识,还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接近的情景,使学生更容易进入交际角色。此外,多媒体技术参与直观教学,能够使英语教学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够极大地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深为浅,从而突破传统的单一语言讲解的种种弊端和局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把新课改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地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口,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中的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经用于实践,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第五,我们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态度、状态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视。在很大程度上,教学效果的好坏依赖于学生的刻苦程度和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完成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一要尽快适应这种飞跃。初升高的转折以不同的方法、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学习。

二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新学期伊始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经掌握,便不会轻易失去,而且一定会受用终身。

三要防止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教的初衷在于引导,或者说是指引,而不是替代。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作者单位: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