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

/ 2

产后出血的护理

徐艳

产后出血的护理

徐艳(鹤岗市绥滨县妇幼保健站黑龙江鹤岗156204)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75-02

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1000,虽少见,但亦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迅速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若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还可以引起垂体缺血坏死、腺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席汉综合征(sheehansyndrome),甚至死亡。故产后出血是产后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1原因及主要病理变化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70%~80%,其次是软产道裂伤及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复旧不全、血肿等。

1.1子宫收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是于胎盘剥离时,胎盘着床处的子宫肌层无法收缩紧张,使得肌层中的血管窦和血隙无法封闭,形成血栓,血管不容易封闭,则发生出血现象。宫缩乏力可因产妇的全身因素所致,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合并内科疾病;临产后休息不好、进食少、体力耗竭、因难产等致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过多镇静剂等。也可因局部因素,如子宫发育不良、双胎、羊水过多致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1.2软产道裂伤分娩时由于产道为胎儿娩出的必经之路,因此任何因分娩引起的子宫、子宫颈、阴道和会阴部撕裂伤,都会引起出血。常因急产、胎肩与胎头娩出太快、保护会阴不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未作会阴侧切或因会侧切过小、宫颈口未开全而强行阴道娩出等致软产道撕裂。会阴阴道裂伤上可达穹隆、阴道旁,向后可累及肌门和直肠,严重者深达盆壁,其血肿可扩展到阔韧带内。宫颈裂伤可累及阴道穹隆,也可向上延达子宫下段而致大量出血。

1.3胎盘因素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等,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而出血。

1.4凝血功能障碍

为产后出血的少见原因。其中包括孕产妇本身的出血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也有产科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如死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均可引起血凝障碍,致产后流血不凝,不易止血。

2护理诊断

2.1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2.2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操作、失血后抵抗力降低有关。

2.3焦虑、恐惧与出血病人有种死亡逼近的压迫感、自然并发忧虑、害怕有关。

2.4活动无耐力与产妇失血性贫血、产后体质极度虚弱有关。

3护理目标

3.1产妇血容量于实施方案的24小时内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

3.2产妇不会发生感染,或感染得到及时预防和控制。

3.3产妇及家属自诉忧虑、害性明显减轻。

3.4产妇的生活能自理。

4护理措施

4.1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失血性休克的防治措施

4.1.1正确评估,预防出血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指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的情况;观察尿量的变化,若尿量少至每小时30ml以下时为休克症状;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是否变白等;询问产妇自觉症状的变化,是否有心慌、口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1.2找出原因,协助医师执行止血措施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注意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并详尽记录产妇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按医嘱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医务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在确定原因的同时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腹部按摩子宫底的具体做法是:助产者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上推,另一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均匀而有节奏地按摩宫底,挤出积备用及血块。另一方法是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术者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向前上方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持续按摩15分钟,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若经上述方法按摩止血效果不

理想时,应及时配合医师作好结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甚至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术前准备。

软产道裂伤:协助医师及时准备地修补缝合。若为阴道血肿,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缝合止血,并于修补处放置纱布加压止血,并记录,按时取出纱布。

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滞留、粘连均可徒手剥离取出;胎盘部分残留徒手不能取净时,则用大号钝刮匙刮取残留组织;胎盘已经剥离而嵌顿若是膀胱充盈所致,则行导尿术后按摩子宫轻压宫底,使之排出;若是子宫狭窄环所致,应配合麻醉师使用全麻,待环松懈后用手取出;若是胎盘植入,则需作好剖腹切开子宫深查的术前准备。

凝血功能障碍:若发现出血不凝、会阴伤口出血不止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抽出作出关凝血功能的检查,配新鲜血或血浆备用,必要时请内科会诊。

4.1.3重视预防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分娩期正确处理产程,注意科学接生,妥善处理第三产程,合理使用宫缩剂,并仔细检查胎盘及软产道。如有裂伤,应根据不同部位逐层缝合止血,不留死腔;产后期尤应加强产后2小时内的监护和处理,产后4~6小时及时督促产妇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督促产妇翻身、活动、早期下床,以促进恶露的排出,使子宫收缩较好。

4.2预防感染的措施

4.2.1给产妇补充足够的循环血量,且让其充分休息、睡眠、加强营养,注意补充蛋白质铁、维生素C,以增强抵抗力。

4.2.2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2.3严格会阴护理,可予1/1000新洁尔灭溶液会阴抹洗,每日二次,每日大小便后应增加抹洗次数,同时观察会阴伤口情况及恶露量、色、味的变化。

4.2.4尽量保持产妇的床单清洁干燥、舒适、勤换产垫,使用专用便盆,以免交叉感染。

4.2.5分娩处理过程中严守无菌原则。

4.3向产妇与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4.3.1将各种护理评估和处理施均给予详细解释,以降低忧虑、害怕。

4.3.2产后期指导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检查子宫收缩的状况及会阴伤口的自我保护。

4.3.3教导有关子宫复旧的过程和恶露的变化,指导会阴护理。

4.3.4指导其如何加强产后锻炼,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4.3.5教导有关产后出血的症状及需立即就医的状况。

4.3.6给予再次保证,让产妇了解自己的病情康复情况,并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

5评价

5.1产妇的血压、血红蛋白逐渐正常,全身状况得以改善,未留下后遗症。

5.2产妇于产后一周体温正常,子宫复旧好,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好。

5.3产妇及家属的忧虑、害怕基本消失。

5.4通过护理活动,产妇出院后日常生活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