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通往心灵的小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踏上通往心灵的小径

董金萍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董金萍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一、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英语教学中美的情感渗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美于教,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愉悦情感,将“苦学”变为“乐学”,这样,教师的情感成了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和“润滑剂”。这种情感具有多种功能: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可使师生关系融洽,缩短师生之间在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产生一种亲近功能,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美的渗透可使学生对英语这门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美的情感就成了推动学生努力学好英语的内部动力,因而具有动机功能;美的渗透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知识易于理解、掌握。

二、英语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目前我们使用的英语教科书是一部很好的美育教材。它使外语教学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融语言教学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文化素质,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于一体。教材广泛吸收了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现代科研成果。从内容上看,它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反映了当代人类所关心的问题,如历史地理、环境保护、人口教育、中西文化传统、社会公共道德。这些题材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了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材从编写形式来看,它采用“透明法”编写,每一个单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功能意念项目。课本中还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一幅幅揭示美与丑的画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教师也可以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形象美的渗透。

三、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特点

英语教学不单是一种知识性、技巧性的练习,它还是既有工具性又有情感性、意境性、形象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体。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的这些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巨大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听读说写技能的全面训练,又是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所以这种美育渗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英语教学中,美育教材丰富多彩,渗透美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还具有同步性,教材编写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认识水平基本同步,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节气候变化同步,这有利于美育渗透的针对性。

四、英语教学中的美育实施

1.课堂结构美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时间,甚至天气变化来设计教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美育渗透,教学中从审美角度提出要求也往往是评定学生英语听读说写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要求学生会话、朗读准确清晰、顺畅通达、抑扬顿挫,举止自然大方,书写美观等等这些都包含着美的因素。这样,英语课堂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教学环境美、教具美

英语教学中不同的“依赖情景”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情感。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所用教具进行精心选择、创意,对教室、讲台进行合理布置,创设一个美的英语教学环境。这样,使教室环境美化、整洁化、知识化,使学生置身其间,赏心悦目,能受到美的熏陶。

3.音乐伴奏美

优美的音乐是英语教学中的“维生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适当时机,插入优美和谐的轻音乐,或配音乐伴奏阅读、表演,或教唱英文歌曲,这些都可以把英语与音乐和谐地融为一体。在音乐的刺激下,既渲染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

4.教师教态大方、语言幽默美

首先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仪表的静态美和表情、举止、姿态等动态美。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的艺术,一个传神的手势,一种饱含深情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情态,对学生都有着爱的熏陶。学生在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领悟着教师的教与爱的精神实质,从而把知识的内化引向深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举止要自然大方,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体语”并且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体态组织教学,这样,能把自己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无穷的魅力。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启迪。

5.板书的艺术美

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板书形象、醒目,能唤起学生对材料的注意;美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师的板书要做到直观性、纲要性、美观性相统一,字体美、布局美、内容美相结合,文字、图画、表格形式多样,恰如其分。

总之,充分挖掘英语教学中所蕴含的美的因素,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对英语课的兴趣和谐统一起来。通过每一堂英语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升华,成为感情和理性高度发展的人。让我们利用英语教学这个平台,引领孩子们一起踏上通往心灵的小径,收获更多的更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