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对基层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和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谈压力对基层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和防范

崔凤梅何巧云蒲素芳

崔凤梅何巧云蒲素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基层护士承受的压力,引起管理层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对护理工作者多一份关爱。方法分析基层护士承受的工作压力及产生的原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增强防范措施和个人保护。结论护士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强化自自信心。

关键词:压力;心身健康;防范

结论:护士这个职业十分神圣,人一生中第一眼见到的是护士,离开这个世界也是护士。作为生命守护神的护士,维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参与疾病救治、预防、管理等工作,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和应急能力,还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更应具备适应特殊的环境氛围、抗超负荷工作压力和风险的能力。

作者归纳分析武都区基层护士产生的压力的成因,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浅谈增强防范措施,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意义。

1.1压力概念

首先明确什么是压力?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成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

1.2基层护士压力成因

1.2职业方面

1.2.1人员配置不足,分级护理不到位。医院未按编制配置已是多年存在的老问题,根据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医师:护师(士)85:38,基层医院院编制多数都未达到这个标准。护理人员上班时间忙于输液、做治疗工作,与病人交流的较少,形成“关起门来走长路的”状况,疲于应对治疗病人。

1.2.2职业风险.护理行业是高风险、责任重大的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职业接触,传染性无处不在,造成职业性暴露,如不小心就会被无形的细菌感染发生疾病或传播疾病。

1.2.3生物钟紊乱。睡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旦睡眠规律被打乱,造成身心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夜班护理人员受到单独值夜班、患者夜间疾病的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焦虑情绪。夜班单独处理危、急、重症病人,工作忙忙碌碌,又通宵不睡觉,造成心理紧张、身心疲倦。

1.2.4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基层护理人员自身学业知识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造成护理工作者智力和能力上的压力。本身护理工作负担重,非护理工作又太多,如开展诗歌朗诵会、礼仪表演、节日文艺汇演等,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社会意义,忙于应对非护理工作,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的专业概念和人文关怀。

1.3心身危害表现

1.3.1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伤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失望或悲观、自信不足等。有人说过,造成心理上伤害往往比造成肉体上伤害更恒久,常常引不起管理者或家庭的注意,不良的后果发生了才亡羊补牢,犹为晚矣。

1.3.2在生理上的主要表现有心率增快,血升高,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极易疲劳,出汗过多,白细胞下降呈亚健康状态,肠胃功能紊乱,心脏疾病、呼吸问题、皮肤功能失调等。

1.3.3行为上表现拖延或避免工作,效能下降,持续的高压源不能被完全消除,使护士产生疲惫感,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热情,极易出现差错,发生医疗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1.4减压措施与防护

1.4.1个人措施

1.4.1.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年轻护士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明确自身价值、优点、缺点,学会承认自己的不足。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人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逆境中迎难而上,以平常心面对每一天。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1.4.1.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泛滥,即得利益者普遍存在,矛盾激烈,医疗纠风增多,在复杂社会面前要正确迎对,用智慧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4.1.3做到不攀比、不苛求。完美主义者不苛求,但不能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工作存在满意和缺憾是一个人永恒存在的。每天有个好心情,保持心理阳光,真诚的对待你身边的每个同事、病人,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生活中保持风趣幽默,以缓解紧张气氛。做现实的选择,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善个人的心理负担。

1.4.4医院措施。医院应推行人性化管理,避免高压政策,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关心护士工作的难点,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科学弹性调度护士,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护士、医生、领导及其他卫生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友好合作的气氛,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矛盾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社会在不停的前进,科学也日新月异的往前发展。护理学科也要向前发展,因此必须开拓创新,提高护理质量。这就要求护士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一起向前。这些是作者浅谈几点的看法,衷心希望护理工作者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充满阳光,也祝愿普天下的人们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1]龚满英,黄远泉,李先荣,护理管理杂志[j]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2013,1(13):1-2,10.

[2]芦国芳,张彩云,韩晓静,甘肃省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离职倾向的调查分析[j],甘肃护理2010,(2)3:1-3.

[3]刘玲,张雅丽,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