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措施及感染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措施及感染监测分析

曹艳菲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及感染监测,以防止或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我院感染科制定了一套消毒制度及消毒后的监测,并于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细菌病源学监测。结果消毒前有病源菌生长,消毒后均无菌生长。结论实施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关键词:检验科;消毒隔离;感染监测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医务人员每天要接触各科室患者的分泌物、各种体液及血液,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不仅益于患者,亦有利于保护检验科医务工作人员[1,2]。为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院内基本消毒隔离知识,重视每一个消毒环节,做好感染监测工作,是提高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关键。

1消毒措施

1.1采血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医疗废弃物统一存放到无破损、无渗透的塑料袋中,对于采血室用过的如一次性针头等废弃物,毁形后应放入回收针头专用盒,由医院专职负责人回收处理。

1.2采血室空气消毒空气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检验科集中了医院各科室送检的人体分泌物、排泄物、体液及血液等诸类标本。这些标本多数带有致病微生物,在检验过程中其产生的气溶胶极易污染空气,为此进行有效的检验科微生物监测及空气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本院每天抽完血患者离开后应开启紫外线灯照射1h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前把所有物品平放,并尽可能摆开,消毒完毕后进行统一登记。紫外线可杀灭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分枝杆菌、芽胞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此外,凡被上述各种细菌污染的表面,空气或水均可应用紫外线消毒。

1.3采血室医疗日常用品的消毒压脉带采取一人一带一巾原则,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杀毒30min。活力碘瓶应定期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进行消毒,本院采血科每3天进行一次高压蒸气灭菌法消毒。

1.4采血室医务工作人员手消毒消毒前剪短指甲,并用肥皂流水冲洗双手,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采集、检测、处理标本时必须戴上一次性手套,操作完毕后按照“六步法”正确顺序洗手,并定期对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地面、门把手、办公桌等工作台面消毒措施生化、免疫工作室接触的标本主要是血液,其中多数标本是检测肝功能。走廊大门是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必经之路,有些患者抽完血后,手污染带有血液的棉棒,因而生化免疫室门把手污染较为严重[4,5]。本院每天用500mg/L含有效氯浓度的消毒剂擦试桌椅、门把手及工作台,保持室内地面清洁,应用1000mg/L有效氯浓度的消毒液湿式拖地。

2结果

检验科室内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工作几乎全部合格,对于极少数不合格的工作,遂及时予以更正,直至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为止。

3讨论

检验科室面对的是未知的疾病标本,无法判断标本中所带的致病微生物。又因检验科操作包括开启装有病源生物的容器,离心、剧烈震荡均会产生致病气溶胶,散布到各实验室空气中,检验人员的流动操作加速了气悬微生物的传播,对检验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威胁[6]。为此医院应以预防为主,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消毒措施。为防止或降低感染的发生,采血时应抓住每一环节,加强管理与督促。本组研究体会如下。

3.1完善各项消毒管理制度,设立患者意见箱,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不断改进有效的消毒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档案,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每月定期对采血室的消毒液及空气等进行细菌检测,以最大可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2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抽血后正确地压迫止血方法,压迫止血完毕后并将棉签放入装有消毒液的污桶中。通过采血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张贴示范图片及宣传广告等手段,让患者意识到交叉感染的严重性,从而增强预防意识。

3.3高采血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采血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平时就养成树立无菌观念的良好习惯。工作中做到动作娴熟,既使患者增加了安全感,积极配合工作,又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7]。综上所述,实施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参考文献:

[1]古月.检验科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445-2446.

[2]黄咏梅,仝素婷,李华信.加强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4):3211-3212.

[3]闫昕伟,李华信.检验科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6):115.

[4]王朝民.检验科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519-2520.

[5]王海梅,马玉茹.全方位干预措施对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3,42(10):1190-1191.

[6]韩利蓉,欧阳娟,倪黎.加强检验科静脉采血窗口的生物安全管理.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5):2059.

[7]侯铁永,胡菊,孙璐.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的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