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痔)

董红军

董红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中医院内蒙古商都013450)

【中图分类号】R2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17-02

【摘要】痔是最常见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真正发病率不详,过去有所谓“十人九痔”,就是指痔的发病率高。中医认为,痔的发病因素与风、湿、热、燥、气虚、血虚有关。主要是由于湿热内生或风燥便结,致气血运行不畅,肛肠血瘀成痔。因此治疗主要是以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解毒,补益气血,活血祛瘀为治则。

【关键词】痔疮中药坐浴护理

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指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中医学亦称为痔或痔疮,认为痔疮的发病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受阻,燥热内生,结滞不散而成。目前痔疮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肛周和痔静脉血液循环,消除静脉的过度曲张和充盈,治疗方面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并发症比较多,另外容易复发,是好多病人不愿做手术的原因。我科选用中药坐浴等疗法治疗痔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的内科系统疾病伴有痔疮患者11例,均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65-75岁,病程1-15年,均符合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组成及制取荆芥20克,防风20克,透骨草20克,川椒20克,连翘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金银花15克,苏木15克,川乌9克,草乌9克。

1.2.2坐浴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浸泡20-30分钟后,再加水约2000-3000毫升,用文火煎30分钟,过滤后将药液倒入坐浴盆中,协助患者排空大便,局部清洁后用屏风遮挡病人,先用药液热气熏蒸患处,10分钟后,可试着用手撩起药液帮助患者洗涤臀部,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开始坐浴,15-30分钟坐浴完毕后,用消毒纱布擦干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2周。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2.2结果11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3例,好转7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0.9%。

3护理

3.1心理护理因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有时便中带血及疼痛,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此时,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痔的病因及愈后,又及中药坐浴的目的、方法、效果,鼓励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信心,并用暗示疗法,说明中药坐浴对治疗痔疮的显著疗效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2中药坐浴注意事项坐浴前调节室温,注意保暖,尽量避免人员流动,用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室内温度22-24℃,坐浴时间不宜太长,最多30分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及时解决患者需要,对活动不便者专人协助,确保安全。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35-40℃为宜。更应随时询问病人感觉,避免药液过热或过凉。要注意观察肛周局部皮肤对中药有无过敏现象。若局部出现皮疹、瘙痒、刺痛,应及时请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3保持大便通畅为了保持患者排便通畅,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合理调配饮食。日常饮食中可多选豆类、薯类、萝卜、洋葱、豆芽、韭菜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食或不食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多吃香蕉、菠菜、鲫鱼汤等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每餐不可过饱。

3.4预防复发指导患者每天有意识地做3-5次肛门收缩,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晚临睡前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每次排便后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4体会

中国古代民间有句传言“十人九痔”,用来形容痔疮的发病率高。正是由于痔疮的多发性,患者不予以重视,最终导致痔疮肆意横行,这也是大部分患者总要等到痔疮发展到忍无可忍的状态下才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所谓痔,虽说小,但绝对不能拖延治疗,否则会给以后生活造成很大麻烦,甚至导致贫血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疾病,实际上也是物理疗法的一种,中药不仅可以改善微循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1],药物可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缓解平滑肌痉挛,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是一种纯中药绿色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翠平.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中外医疗,2009,2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