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学课堂细节优势,铺就科学教学成功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优化科学课堂细节优势,铺就科学教学成功之路

黄丽芬

贵州省盘县柏果镇比中小学黄丽芬

【摘要】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应通过关注、优化科学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建立“细节优势”,铺就科学教学活动成功之路。

【关键词】优化科学课堂;科学教学;幼儿;教学细节;优势

【中图分类号】G526.20【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005-01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都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应通过对科学教学活动细节的关注和优化,来提高教学效率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智慧。

一、关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问题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就一个具体的科学教学活动而言,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材料、安排课堂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延伸活动等,这些教学环节的落实,更是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细节之中。如课题的导入、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提问的设计、对于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课前设想幼儿可能做出的回答会有哪些?如何就幼儿的回答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引导,或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所做出的形体语言和眼神等等,这些细节都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思考,并且进行预设,经过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后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的。若把教学内容称之为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细节可称之为血肉,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二、优化科学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问题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更为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发现、知识的生成效果。教学细节虽然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足轻重。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素养,优化科学教学活动中的细节问题。要优化教学细节,就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科学的教学细节。

细节一:合理选择和呈现材料。

1.材料来自生活。

活动材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要想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合理有效的提供操作材料是首要条件。只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才能把枯燥单调的科学知识与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经验搭起一座桥梁,而不再是空白的“纸上谈兵”。

2.操作材料的隐蔽与公开。

操作材料呈现的时机、投放方式、回收时间也都很有讲究,方法得当能使幼儿兴致盎然、主动探索;反之,使活动失控,不能完成教育目标。

考虑到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注意力特点,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中笔者把一些操作材料(如:各种不同的纸以及纸制品)事先收起来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并用布遮起来,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当操作结束,进入总结或其他环节时,我就及时收回材料,以免幼儿仍流连于操作材料而影响下面的活动。比如:我及时收好演示用的纸制品,请幼儿把观察好的纸及时送回等,这些措施既保证了幼儿能充分地利用材料去发现、学习,又不至于使材料产生负面影响。

细节二:恰当评价幼儿发言。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影响着一个活动的教学效果。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在集体或小组中的言语、动作、实验结果等的评价,无论对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是一种价值导向,所以,教师的评价要恰当,注意优化评价这一细节。

.避免重复与打断。

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发现:面对幼儿的发言或动作演示,不少老师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喜欢重复和打断,以为这样做可以帮助发言者或动作演示者表达得更清楚,让倾听或观看的幼儿更能抓住重点内容。其实这样做不仅会让正在发言或动作演示的幼儿觉得不被尊重,还会打断他们的思路。经常性的重复也只能成为一种机械的行为,不能引起人的思考,达不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2.有效地表达与倾听。

在科学教育中大胆表达以及倾听别人的观点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儿童在阐述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此外,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科学探究所必需的技能、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使儿童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讨论,学会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想法,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以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细节三:充分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科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幼儿的创新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在对引导幼儿充分探究这个细节的处理中笔者主要体现在不过多干预,给幼儿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

假如给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整个操作过程却要在教师的监控之下,由教师示范或用语言来统一操作的标准,这样幼儿就会直接盲目地跟随教师的行动,孩子就成了一个模仿者。为了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笔者在让幼儿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材料使用的方法之后,就大胆放手让幼儿充分操作,反复感知。

三、建立“细节优势”,铺就科学教学活动成功之路

成功的细节给予人启迪,失败的细节给予人借鉴。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交流教学细节,在教学效果中体验、感悟教学细节。

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让我们的教学智慧在新一轮的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升华,通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同时我们还应该注入理论,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协力攻关,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要做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对学生、对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忽视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科技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