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度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度性分析

林小叶

(西南财经大学,611130)

引言: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的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本文旨在从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社会制度的分析法研究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种种影响、

计划生育的生命周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所实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应该相适应的原理,结合当时中国国情而制定的重大决策。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1年,广大群众仍处于自发的生育状态。

第二阶段,从1962年到1970年,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萌芽期。1962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64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城市为重点的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第三阶段,从1971年到1978年,是计划生育全面开展的阶段。以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为标志,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

第四阶段,即从1979年到2012年,是计划生育蓬勃发展的阶段。党和政府大力号召施行计划生育,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确立了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巅峰时期。

第五阶段,2012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开始逐步转型,步入形式化阶段。2012年的两会上,通过了计划生育二胎政策,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再适用,改革与转型必不可少。

其中,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标志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步形成;第四阶段标志着该政策逐步走向成熟;第五阶段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逐步转型,原来的政策开始转向形式化。

计划生育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正功能

(一)减轻了人口压力,推动了经济增长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有效实现了人口控制,使得有限的资源为更少的人口所利用,减轻了教育,房屋,交通,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快速实现财富积累。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被更多地用到每个国民身上。

(二)控制环境污染,优化生存空间

人类的日常生产活动诸如衣食住行无不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同时又排放了大量环境短期内无法消耗的废物。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都仍居世界末流,特别是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由于有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得到遏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促进了生存空间的进一步优化。

(三)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在过去,我国人民整体的素质由于有限的教育和健康资源并不是很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使得家庭人口数减少,从而有更多的精力、财力关注并投入到子女的教育和健康,使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改变了过去只能达到温饱的最基本生存状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口无论是从受教育程度还是健康程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的。

负功能

(一)人口性别失衡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和农村的一孩半政策。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公报,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持续偏高多年,严重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之B超技术逐渐普及,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加之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使得众多家庭在面对计划生育政策时选择了“流女保男”,从而导致男女比例失衡现象日益严峻。

(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

计划生育使得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一个孩子将来要承担起自己以及配偶的父辈养老负担。加之医疗体系的发展使得老人的平均寿命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提升,养老困境也将日益严重。面临子女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的飞速上升,独生子女夹在父辈和子辈中间境况窘迫,“上有老,下有小”成为了他们这一代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三)生育意愿降低且很难恢复

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推进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享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的经济红利;加之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因此无论人口政策如何调整,今后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也将很难回头,欧洲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人口变迁经历,都已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应看到,在计划生育的政策影响下,国内西部地区少数族群的人口增长率远低于国外同类族群

结论

为了应对新的人口结构带来的挑战,全面二孩政策已经放开,但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一度给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中国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更多公民能够利用更好的健康和教育资源。然而我们也需要反思,由于政策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执行过程的不当,以及全面二孩放开太晚等一系列问题,计划生育政策至今仍存在一定争议,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制定也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