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池军华

辽宁省盘锦弘毅中学124100

2018年12月底,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盘锦弘毅中学从建校之初,高度重视“减负”工作,为此采取了系列“减负”措施,“减负”工作初见成效。

一、加强“减负”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就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教师承担着“减负”的主体责任。为了加强“减负”工作的领导,强化“减负”工作责任,强化“减负”工作的实施力度,我校成立了以池军华校长为组长,蔺明副校长、门龙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崔建伟、教务副主任吴艳泽、翟雨为成员的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一是控制、监管学生作业数量,落实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总时长不超过90分钟的规定;二是组织教师编制“精品作业”,有效实施分层次作业;三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五是针对“减负”难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二、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负担

1.严格依照课标教学。规范学校日常办学行为,是有效“减负”的关键。我校坚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开齐开全课程,按照正常教学进度开展教学活动,严格落实我市制定的课堂教学十项要求,确保课程实施质量。学校想方设法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生活化”的思路开展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

2.均衡编班配置师资。我校大多数学生为住宿生,90%的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较城市学生相比存在问题较多。农村学生更需要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各个班级均衡配置师资,不设重点班、快慢班。

3.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明确规定:全体任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力争控制在90分钟之内。同时,学校允许学生“三不写”,即教师未按要求布置作业,学生可不写;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可不写;教师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可不写。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在90分钟内全部完成作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与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品质有直接关系。为了切实达到“减负”目的,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精品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习惯方面,学校突出十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即定时记忆、公众演说、阅读名著、写日记、制定计划、自主预习、自留作业、整理错题集、出考试题、互助合作。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

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1.开展“学教案”设计。“学教案”的设计意在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明确本节课学生学什么,然后研究怎样引导学生去学,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法指导、过程引导,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导一切的教学设计思想。“学教案”设计共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分层次作业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2.实施“三三六”自主导学教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导学教学模式,是我校在总结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新的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三”指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学习;第二个“三”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教设计、集体教研、自主导学。“六”即课堂教学实施的六个步骤: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引导自学、合作展示、释疑讲授、总结检测。

四、建设多元课程,丰富校园生活

1.构建“1+1”教师专业成长工程。“1+1”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即教师学科专业加学科特长建设工程。其目标为:把教师的专业特长发展为校本课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专长,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教师无专长便无法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教师专业特长,是建设多元化学校课程的需要,更是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长课程的需要。

2.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生活。以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学校,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其健康成长。学校对此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把各项活动的开展上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进行精心策划。班歌大赛、“出彩弘毅人”演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庆文艺演出、足球比赛等等。每一次活动,都留下了一份精彩。没有丰富多彩的富于生活化的校园活动,便没有真正意义的校园生活。

五、采取多项举措,优化“减负”环境

1.持之以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全面做好“减负”工作至关重要。学校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禁止参加校外办学机构授课活动。对于违规教师“一票否决”、“零容忍”;严禁教师私自订阅教辅材料,随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禁教师不按“精品作业”规定给学生布置作业;严禁不按规定批改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总之,教师不能以谋取个人利益或应付学校规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在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的同时,坚持每天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上午和下午分别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均在1小时以上。学校坚持开足开齐体音美课程,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

新的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减负”工作成果,科学设计“减负”工作方案,注重“减负”工作过程管理,加强对“减负”工作的跟踪检查,力争实现“减负”工作的理想目标,促进孩子们幸福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