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罗坤龙

安徽振华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42300

摘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现阶段刻不容缓的事情,能为后期的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首先说明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管理体系;施工现场;人员

南方某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82171m2。5#、7#、9#、11#、12#、13#、14#、17#、18#楼共9栋楼,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住户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外窗采用PVC窗,外墙保温采用3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外墙保温系统。外墙采用真石漆和涂料装饰。根据施工要求,需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1、房屋建筑施工的固定性和流动性

房屋建筑一般在指定的施工地点进行长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固定性的体现;施工单位完成房屋建筑的施工后经过质量检验将其移交建设单位,结束房屋建筑的生产过程,这是其生产的流动性体现。

2、工程建设的一次性

房屋建筑工程一旦建成,再对其进行修整就极为复杂,而且会导致大量成本的增加,这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征,也是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所共同遵循的规律原则之一。

3、建筑体积的庞大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一般是在露天开展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工程的体积过于庞大,根本无法在封闭环境下进行。露天的施工环境会对施工建材、施工人员、施工方法、施工设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建筑工程过于庞大的体积也会增加施工单位的施工难度。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房屋建筑施工时间较长,工程建设环境较为复杂,而且有诸多不可控因素和不可抗力存在,若是不能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极有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或者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水平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缺乏有效、创新的管理方法。如果继续采用计划时期的管理方法,不仅局限了管理的有效范围,而且实施的效率也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为我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对房屋建筑企业相关的责任、义务以及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操作规范、程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条文规定,但有些企业在实际的施工中仍旧我行我素的进行违规操作,不按照设计图纸、不按顺序施工、偷工减料等,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以至于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频频的发生。还有的建筑企业由于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私下交易、无证施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直接致使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无法体现。

(三)缺乏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大多数房屋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制还是以在原先的旧体制上,通过后期的改进、更新和完善的结果,这样就无法彻底地清除以前计划经济的痕迹,政企不分的情况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就很难建立严格的、公正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再加上政府执法不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社会和群众也将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前提

必须做到细致和具体化,制定出相应的备选方案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本工程结合整个施工现场的规模和阶段,严格审查施工图纸,及时修正图纸中的一些不符合施工条件的错误问题。对施工现场各个部分质量的检查和检测,要做好每组检查数据的所有记录。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场地,接通水电,仔细复查机械设备的各项工作指数正常,组织到达指定地。实行统一领导和任务分工并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在完工后的质量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

本工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职责所在。不管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部门负责人要经常积极地组织工人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在完善各项制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予以解决。参照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合理控制,并能严格遵守执行,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负责。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更应以身作则,不定期地进行更新改进,以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

(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保障

加强施工现场防护

本工程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合理划分了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文明施工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给周围居民带来噪音的影响,尽量在白天进行机械施工,在施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污水、废气、建筑垃圾等,要经常进行洒水作业,避免对人体周围环境空气带来危害和污染,原材料和各类垃圾应摆放到指定的位置,通过每个人自身的行为来约束自己,为保护人们正常有序的生活和环境而努力。

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临时方案

施工单位要把施工现场临时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汇总到施工组织设计中,比如对土方开挖工程、脚手架工程、其中吊装工程、爆破拆除、其他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部分等。合理分配、组织施工作业面,防止出现互相影响和干扰,既要合理使用土地面积,又要安全文明施工。

3、处理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技术人员要与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于相关方面的安全施工要求和技术要向施工方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并保证施工方能详细了解和理解后双方签字确认,对施工场地一些特殊的位置,比如施工现场入口处、楼梯口、出入通道、隧道口、桥梁口、液体存放处等要设置醒目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警告用语或标志。

(四)强化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的技能水平、责任意识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而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因为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有可能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不正当的操作,损坏机械设备,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因而要提高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重点,在质量管理中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增加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懈怠地完成工作。

结语

综上,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口碑信誉的关键所在,必须将其放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首要位置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回馈给社会和建设单位一个质量优良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周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居业.2015(24)

[2]刘忠德.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展望.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