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姬姗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姬姗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730010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兴趣的动力作用,有效地实施音乐教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自身音乐素质的迅速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兴趣激发有效性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发现小学许多学生对于音乐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缺少一个好的学习音乐环境和氛围。

一、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有利于音乐兴趣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审美的艺术,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如教学湘教版《脚踏水车唱山歌》,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土家风俗。播放民歌《土家喜欢咚咚喹》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

你们回忆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哭嫁,对山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土家歌、风俗民情)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此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欣赏与练习中,从中感到了我国地域的广博和土家族民族独特的美,感受到了乐曲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及我国少数民族那种鲜明的生活特点。

二、游戏的运用,有利于音乐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置富有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小学、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果在音乐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竞赛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的、有目的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希望能在课堂上玩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很希望能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表现得好一点、表扬多一点。

例如:学习低年级的歌曲《红灯红,绿灯绿》中,“红灯停”和“绿灯行”交通规则是重点。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不仅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印象不深刻。因此,再讲这一内容时,我就采取了游戏的教学手段,游戏的名称是“争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学生扮演小公民。教师站在已布置好的岗位上,认真地指挥着学生行走,当教师打出红灯时,学生停;当教师打出绿灯时,学生走,同时放歌曲《红灯红,绿灯绿》。这样的课堂游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也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自主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一个人的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音乐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如: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

如:在上民歌“茉莉花”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回家寻找关于民歌的音像资料、背景资料等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并根据学习内容,请学生相互协作进行表演。学生兴趣十足,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好极了。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当然,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四、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课堂中尽量多地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出新问题、提供新信息,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辟了广阔天地。

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花好月圆的夜晚,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由于欣赏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作品美工感染,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使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