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5例分析

/ 1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5例分析

王洪江孙进业

王洪江孙进业(山东省诸城市中医医院262200)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408-02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且以高热甚或高热惊厥为特点。我们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温病邪在卫、气分所致的高热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以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为主症,兼有心烦口渴、咽痛、咳嗽的患儿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岁,平均5.6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45天;病在卫分者20例,气分者15例;体温37℃~38℃8例,38℃~39℃17例,39℃以上10例。

2治疗方法

35例病儿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口服,每日1剂,分3-4次温服,每次30-50ml,3天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愈。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竹叶、薄荷、黄芩、荆芥、牛蒡子、芦根等,用量视患儿的年龄而定。高热惊厥者加生石膏、羚羊角粉、蝉蜕;咳嗽重者加杏仁、百部;咽痛明显加僵蚕、射干。

3疗效标准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体温在1日内降至正常范围,无反复者为显效。体温2日内降至正常,无反复者为有效。体温2日以上降至正常,有反复者为无效。

4治疗结果

35例病儿服药后退热时间最短为2小时,最长为5天。其中显效21例,占60%;有效10例,占28.6%;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为88.6%。

5病案举例

王某,男,3.5岁,2007年9月20日初诊。主诉:发热2天,体温39.2℃,神萎,哭吵,口渴喜饮,汗少,轻咳,大便未排,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干,指纹青紫入气关。心肺检查阴性。咽红,扁桃体2度肿大。血白细胞10.6×109/L,N0.43,L0.57。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温病热在气分。用银翘散加生石膏、僵蚕、射干、黄芩2剂,每剂煎160ml口服,每日4次,日3次,夜1次,每次40ml。9月22日复诊,家长代诉,患儿口服2次发热及诸症缓解,12小时后高热渐退,1日后恢复正常体温,亦无反复,继服2天后患儿玩耍自如,扁桃体不红不肿,血常规检查正常。

6讨论

小儿高热是儿科常见临床症状,家长常惊恐忧虑,杂药乱投,影响治疗。温热病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别,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速,初起热象较盛,易化燥伤津。由于小儿脏腑嫩,形气未充则易发病,且传变迅速,故小儿感温病之邪后一般为“感而即发”的新感温病,多以发热为主。银翘散是《温病条辨》方,具有辛凉解表之功。我们将此方用于治疗《呷?说明只要治疗及时,合理用药,就能把住病势,于卫气分治愈。需要说明的是,一此方要注意煎煮方法,正如《温病条辨》所言: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二要辩证准确属风寒发热者勿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