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探讨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化发展

宫俊婷

黑龙江筑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物可持续设计理念是未来的设计趋势,也是将来建筑物发展的一大方向,因为只有进行可持续设计才能确保建筑物生态环保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实现建筑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在于满足建筑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建筑资源的利用,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及自然环境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可持续化发展的建筑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的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化;改进对策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施工与使用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大大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对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化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可持续化简单说就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要确保建筑的设计从长远出发,应立足于支持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带动下,所有未来的建筑物结构、形状与样态等的设计都要融入社会发展大潮流中,能够广泛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中各个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确保能够同其他社会产业实现科学融合积极渗透、有效发展打造一种科学的、可正常循环的生态发展链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未来的建筑设计与建设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全面延长建筑结构材料的使用寿命,实现建筑功能与作用的可持续发挥与利用。可持续理念的建筑设计是从整体环境特征出发的,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价格合理、环境良好、生活舒适的空间,同时,也有效实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出一定的环保文化气息。可持续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是对建筑以外环境、资源、空间等的高效、节能、环保开发和利用,是低碳环保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

自有人类以来,建筑就成为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从窑洞、竹棚、瓦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都是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大,森林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已经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而且又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但能源的消耗却是发达国家的3-4倍。据有关资料测算,传统的建筑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消耗的50%。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发展迅速,每年新建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加上现有房屋面积400亿平方米,大部分都是非节能建筑,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这使建筑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推广和使用生态建筑和生态设施,制订和实施了多种政策和技术规范,为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给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自然的感受,做到花钱少,创造实用、美观的优秀的建筑作品,这才适合新世纪建筑发展的需要,成为21世纪必然发展趋势。

三、可持续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

1、积极开发并使用可持续能源。对一些宝贵资源、能源充分进行利用,积极研制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使其支持于建筑设计。

1.1风能。风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能源,具有可获得、使用范围广、洁净、可再生等环保特征,而且易于获取,无需投入、开发成本低,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污染物,其主要利用体现在风力发电上,可以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建筑夜间照明中,能够有效控制电能的使用,也可以在建筑内部增设自然通风通道,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内部空气质量,控制不必要的空调能耗,从而有效散发建筑物内部热量,缓解热岛效应。

1.2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公认的、而且能够被建筑行业积极利用的洁净、环保、新能源。它具有纯天然、可再生、用不尽等特征,大阳能在建筑行业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太阳能水热器、太阳能灶等等,甚至延伸到了发电领域,可以说太阳能这一新能源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状等来增设真空集热收集器,同时配上水箱、循环系统等来进行辅助,依靠太阳能来实现楼房的热水供应,从而有效节约能源资源。引入太阳能温室技术可以在建筑中相对合适的地方增设集中的太阳能温室,凭借热交换的功能原理来得到足够的太阳能并得到能量的转化,变成热能,为居室内部供暖、供热提供有效途径。当前的太阳能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将其同光电技术有效结合研制出了光电玻璃幕墙等等,实现了采光、供暖、供热等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太阳能综合功能的发挥。

1.3地能。地能也是一种纯自然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也就是人们研究出了各个深度土层中的温度、湿度等利用这些温度与湿度来实现供热与制冷,在蓄热等物质的有效带动下实现地能科学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地能资源在各大城市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利用。

2、科学的设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1科学布局建筑物间距。为了能够确保每一座建筑物都能够正常采光、获得合理的光照,需要对建筑物的间距进行科学布局。根据建筑物一天的影长、光照时长等来科学设计建筑物密度,打造出密度较高、采光条件较好、土地空间资源充分利用的建筑群。

2.2根据地形地势优化设计,确保生态环保.要本着全局出发、大局把握的原则,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势等进行设计,确保建筑设计同周围环境有效协调、和谐共生。尤其是遇到山地、丘陵等地形条件时,要科学地开挖土方,控制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尽量避开地势陡峭、地形复杂的地方,选择地势平缓地方来建设施工。

2.3合理布局建筑群提高建筑物内外风环境质量。过于聚集的建筑群会影响风的流动,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常年的盛行风向、风力以及风场等来科学布局安排建筑群落,实现建筑物内外通风良好,同时还能有效抵御风力侵袭单个建筑。不妨依靠风压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标,使建筑物内部风力流动、空气流通,为人们创造出自然、舒适又环保的自然环境。例如,调节窗户的朝向、科学设置通风口尺寸、增设导风构件、设置自然通风口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自然通风、也有利于建筑物中污染物的排出。

3、做好门窗的节能设计

由于建筑门窗是其能源损耗的主要部分,所以在实际设计中要积极控制门窗的使用面积,应该优选门窗材料,改进门窗结构,从而积极确保门窗的紧致、严密,防止由于门窗存在缝隙而散失建筑室内热量。

4、屋面的节能化设计

屋面节能设计在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应该优先选择塑聚苯板这种保温材料,它具有强度好、成本廉价、施工简单等优势特征。目前已经成为建筑屋面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节能环保材料,也可在建筑物中增设架空通风屋面、绿化屋面等等,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建筑物各种功能的发挥,也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结束语

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理念是迎合时代发展、体现设计优越性的有效选择,健筑的可持续设计体现在建筑能源、资源的节约化利用、自然生态能源的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功能的有效发挥等。建筑能够被长期、可持续改造,使健筑物的安全性、牢固度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总之,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化发展能够实现建筑物多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打造出良好的办公环境、居住环境与生活环境,达到建筑物与大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高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一高层住宅”控制系统的初探[J].江西科学,2013(26):199.

[2]任海平.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高层建筑体形设计方法[J].建筑科学,2012(29):167.

[3]王荣天.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