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跨项选材在北京2020冬奥会下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跨界跨项选材在北京2020冬奥会下的应用研究

孔凡华

孔凡华(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7-070-01

跨项选材在体育界,尤其是基层体育系统长期广泛存在,对于当前的奥运备战乃至于体育事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运动员最初选择的运动项目未必就最适合。而从实践的角度看,国内外体育界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冬季运动项目最紧缺的就是人才,以现在的人才储备难以满足北京2020冬奥会的备战需要。

2017年,“跨界跨项选材”成为我国体育界的热词,在这一年8月,体育总局成立跨界跨项选材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各项跨界选材工作。据了解,跨界跨项选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指导组,组长由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北京体育大学领导同志担任,成员包括体育总局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分区负责、协调推进原则,工作组于2017年8月中下旬,分赴东北、华北、华南、西北、东南、西南各大区域,指导、协调地方单位开展好跨界跨项选材的宣传、报名、遴选、测试等工作。

此外,体育总局还成立了跨界跨项选材工作专家团队,协助开展跨界跨项选材工作。根据项目选材要求,组建技术、体能和科研三个专家团队,具体负责选材工作的标准制定、科学评价等相关工作,并配合工作指导组对各地区跨界跨项选材工作进行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界跨项选材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夏季运动项目方面,两年之后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我们需要取得全面突破的关键。为此,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面向武术、杂技、技巧、蹦床、体操等项目人群,通过跨界跨项选择优秀运动员进入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项目。重点面向武术、杂技、技巧、蹦床、体操等项目人群,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一批热爱祖国,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身体形态出色、身体机能优秀、运动天赋突出的竞技体育人才,转项从事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运动项目,组成国家队和国家集训队,争取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冬季运动方面,据可查资料显示,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从2017年3月中旬启动冬季项目运动员跨界跨项选材工作,分别在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南京、广州、昆明等11个城市组织了面向全国的测试,最终来自田径、体操、蹦床、技巧、举重、武术、篮球、曲棍球、皮划艇等夏季项目的338名运动员转项进入冬季运动,成为中国冬奥军团的后备军,进入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冰球、雪车和钢架雪车8个冬季运动项目国家队。

“跨界跨项选材”最直观的成果体现在平昌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和女子跳台滑雪三个项目上,多位中国选手首获冬奥会参赛资格,开启中国在这些冬奥项目上崭新的一页。

雪车项目上,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于2015年成立雪车国家队,2016年8月进行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运动员选拔,众多田径、重竞技等运动员转项进入到钢架雪车项目。经过组队两年来的训练和不断筛选,在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两对组合李纯健/王思栋、史昊/金坚以第26位和第29位的表现结束中国队在该项目历史上的处女秀。

我国跨界跨项选材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跨界跨项选材拓宽了我国选材渠道和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并可以为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项目突破。但目前这一工作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重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认识问题。完成冬奥政治任务要把跨界跨项作为一把手工程。跨界跨项目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着眼于项目发展,改变单一发展偏好和选材范围。如何进一步使运动员、教练员意识到通过“跨界选材”进入另一个项目是科学的也是对自身职业生涯有益十分关键。

其次,进一步打破项目界限和行政壁垒成为重要一环。应进行跨界关联和多元融合,纠正目前条块分割带来的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障碍,这不但是体育深化改革的内涵,也是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其中,提出相应举措妥善解决教练对运动员“私有化”等问题十分重要。据了解,我国注册运动员约11万人,其中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6万人,参加全运会比赛的运动员5万人,可以看到在运动员资源本身有限的情况下,若想实现奥运成绩的飞跃发展必须要打破此前封闭的、既有的条条框框和机制,应在更大范围、更大地域、更广空间配置资源。

第三,应进一步提升选材工作专家队伍的专业水准,树立权威。

第四,提高备战奥运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薪资水平,让运动员更有尊严,更有动力地训练。

第五,对于处于学龄期的运动员,妥善解决好其学业问题亦不可忽视。

跨界选材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备战奥运的当务之急。但从根本上上看,如何使运动员更加科学的发展更为重要。对此,施行运动员长期发展计划亦迫在眉睫。比如,运动员训练初期同时接触3~5个运动项目全面发展,待到一定年龄再进行专项练习等。

总体来看,国家的强大与否同体育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构建体育强国,落实奥运政治任务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跨界选材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