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热洗工艺流程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1

抽油机井热洗工艺流程浅析

李洪海付士彬付艳萍

主题词:热洗改造配套工艺

1.抽油机井热洗工艺简介

抽油机井下管柱由油管、抽油杆、泵筒、活塞、游动凡尔、固定凡尔组成,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了油套环型空间,活塞以上为油管内孔。

抽油机井在热洗时热洗液从油套环型空间进入井内,在沿油套环型空间下降的过程中把热量传递给套管和油管,传递给套管的热量被地层吸收,传递给油管的热量经油管管壁传递给油管内的液体(包括结在油管管壁上的石蜡),使结在油管管壁上的石蜡熔化,油管内的液体升温,保持油管内液体流道畅通,抽油机井正常生产。

2.抽油机井热洗方法探讨

抽油机井热洗效果与热洗排量、热洗时间、洗井液的温度有关。根据洗井时录取大量的资料分析,洗井排量大、洗井液温度高,洗井效果好。而洗井达到某一时间,洗井效果达到某一程度后,继续延长洗井时间,洗井效果也不在提高。洗井时井内油套环型空间的温度变化如下图。

从图一可以看出,小排量洗井时油套环空温度下降很快,有效洗井深度很浅。大排量洗井时温度下降比较慢,有效洗井深度比较深。

从图二可以看出,井内比较浅的部位洗井时温度上升比较快,达到某一温度后不在上升而有所下降。井内比较深的部位洗井时温度上升比较慢,达到某一温度后不在上升而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境内温度达到最高值时洗井就可以结束。再继续延长洗井时间洗井效果也不再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排量短时间洗井有效洗井深度比较深,影响产量少,洗井效果好。

3.地面工艺配套设施

为满足抽油机井洗井的需要,目前杏北油田地面工艺有四种配套设施:

3.1掺水热洗合一流程

掺水热洗合一流程中转站在选用二合一和掺水泵时考虑了油井掺水、热洗两种耗热量。中转站到计量间只有集油、掺水两条管线,掺水泵的扬程略高一些,站内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生产管理比较方便,基建投资比较低。但是在正常生产运行时掺水压力往往低于掺水泵的扬程,掺水泵不在高效区运行。掺水热洗合一流程对于动液面低于600m的井能够满足洗井需要,对于动液面比较浅,井内压力比较高的井热洗效果不太好。

3.2掺水热洗分开流程

杏北油田只有一座中转站是掺水热洗分开流程。这种中转站的掺水和热洗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互相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时只有掺水泵运行,需要热洗时启动热洗泵。中转站到计量间有集油、掺水、热洗三条管线,中转站和计量间有掺水、热洗两套阀组,站内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管理也比较方便,基建投资比较高。掺水、热洗分开流程洗井泵的扬程比较高,对于任何抽油机井都能满足洗井需要。

3.3高压热洗车

由于二次加密井和三次加密井的地层条件比较差,根据油田开发的要求,二次加密井和三次加密井不能采用常规热洗的方法洗井,而采用高压热洗车洗井。高压热洗车上安装有高压锅炉和高压柱塞泵,洗井时需要一台高压洗井车和一台水罐车,两台车之间用低压橡胶软管连接,高压热洗车与井口之间用高压软管连接。高压柱塞泵抽吸水罐车里的水经过高压锅炉升温到100℃左右,打进抽油机井油套环型空间对抽油机井进行热洗。高压热洗车洗井时的排量一般保持在5~15m3/h,每口井的洗井时间一般需要1~2小时,(根据抽油机井动液面的高低决定洗井排量,但是抽油机井动液面特别低时,洗井排量也不能特别大。因为如果排量特别大,洗井液的温度就很低,洗井效果就不好。)高压热洗车洗井时需要2人操作,平均洗1口井需要消耗燃料油100升,在正常情况下1台洗井车每天可以洗2口井,1个月可以洗40~50口井,按目前洗井周期90~100天计算,每台洗井车最多可以承担150口二次加密井或三次加密井的洗井任务。

3.4改造常温集油洗井流程

在常温集油试验过程中,杏北油田有3座中转站进行了流程改造。二合一与掺水泵之间原设计就有两套流程,我们把掺水泵与掺水阀组之间的两个出口改为两套流程,可以使任意1台二合一、任意1台掺水泵与任意1座或几座计量间组成掺水或热洗系统。中转站改造后的阀组流程相当于掺水、热洗分开流程。

4.结论:

4.1掺水、热洗分开流程比掺水、热洗合一流程的优点更多些。

4.2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可以采用杏北油田在常温集油时改造的流程,既中转站设计掺水、热洗泵,掺水、热洗两套阀组,中转站与计量间之间采用集油、掺水两条管线,但是掺水管线的管径要大些。

4.3二次加密井和三次加密井全部使用高压洗井车洗井的办法不是最佳方案,高压洗井车洗井受天气、道路、燃料消耗的限制,不能保证按时洗井,高压洗井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差,应研究更好的洗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