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

祝如美

(武汉东湖学院,武汉438200)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的众筹金融模式,它快捷、方便地实现了金融活动中的支付清算、资金融通等行为,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互联网金融业务中还存在很多的、复杂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与人、互联网金融环境及金融业务本身都有一定的关系,探讨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的路径,就是研究这些因素,找出最有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规避途径,使投资者的投资更理性、更安全,同时也确保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特点分析;风险分析;风险规制

1互联网金融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1.1法律监管机制不足

互联网金融虽然现阶段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及法律条款尚未完善,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实际发展中出现诸多不足,导致无法游侠偶读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在当前金融法律法规中,互联网金融法方面相对缺失,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再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中,缺少法律依据,无法有效的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一方面,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重点,同时在网络安全维护体系、金融隐私保护体系及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方面,也要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现存的监管制度通常也只是一些宣示性的条款,不具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效力,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机制。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方面,出现监管形式化的现象。因为监管的规范与依据相对缺乏,造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中出现诸多问题,对金融业的社会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1.2监管机构不明确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现阶段,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时,仍然采用的是传统金融监管体系,而传统金融监管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并未考虑互联网金融,属于分业监管,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应用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属于交叉性创新金融形势,传统分业监管模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实际监管中也存在比较分散的情况。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极有跨业务、市场及区域的特点,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而金融监管机构也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并且还会产生监管重叠、缺失等情况。此外,当前监管体制还存在监管执法不合理、机构不明确等问题,都导致了无法对互联网金融实施有效的监管。

1.3互联网金融开放性因素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特性,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的金融形式,其蕴含的价值及经济利益非常大,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一些不法人员开始从互联网金融方面入手,行使犯罪行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非法集资行为,类似于众筹及P2P运营模式,因为监管的缺失,使此类合法的运营模式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集资的工具,导致投资者面临的风险非常大,对互联网金融稳定的秩序带来严重影响。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信息量非常大,且比较复杂,往往成为不法分子洗钱或犯罪的工具。在互联网支付方面,因缺乏监管,导致一定比例的资金会出现沉淀情况,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这部分沉淀的资金进行挪用,或是利用沉淀资金开发金融衍生品,则支付面临的风险非常大。此外,在市场风险方面,互联网金融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播,促使金融风险波及的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并且有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现阶段,由于没有有效的制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所以容易造成市场失控。在资金风险方面,受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虽然网络安全不断提升,但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病毒破坏等安全风险随时存在,互联网以期开放性的特点,受到此类风险威胁非常大,消费也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2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建议

2.1加强网络金融运营管理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很多,要对其进行规制,首先要思考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其自身特点思考解决的对策。首先,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应结合企业金融网络化的运营管理,这样能够提高互联网金融的规范性,使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更科学、更规范,可以起到一定的规避风险的作用。例如,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规范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监管等操作,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例如操作的规范性能够避免操作失误、可以监控操作人员的行为,这样就能规避一些交易风险。其次,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性完善金融数据库,使金融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更丰富、更全面。同时,进一步开发信息共享的途径,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使金融行业的发展更为安全、可靠。再次,提高互联网金融活动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提高其操作技能,使其能正确、准确地对互联网交易进行判断和操作。另一方面,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同时,提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保障,降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

2.2改善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使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剧增,这就使互联网金融交易更为方便。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理性地思考。首先,要完全地规避这种风险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就只能从不断完善网络环境入手,提高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例如,建立良好的互联网网络规划,避免信息资源的泄密和失窃。其次,优化互联网技术的软件、硬件设备,提高互联网软硬件的兼容性,使其更好地支持金融交易。再次,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病毒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注重互联网金融账号的保密和权限设置,避免因账号泄密导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应用病毒防控软件保护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确保网上金融活动的安全性。例如,定期更换密码,密码设置时防止泄密给他人,这样能更好地保障自身互联网金融账号的安全性。第四,加强互联网风险监管,对网络数据进行及时地、有效地分析,准确的预测和规避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

2.3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其迅速,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发展虽然滞后,但也是紧跟其后的,只是在法律、制度完善前我们可能会面对一些经验教训,对于因法律制度引起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规制路径,第一,我们要有超前的预见能力,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要有防范意识,提出有效地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制度弥补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第二,结合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研究,并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修改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能更有效地防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使其风险降至最低程度。第三,完善法律法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督监控管理,实现互联网金融运作过程的全程有法可依,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范性,还能有效地打击一些金融犯罪行为,有效地建立互联网信用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规制政策的实现。

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快捷、方便的金融方式,其迅速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利的,当前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的研究,可以结合传统的金融风险规制办法,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研究,融合二者风险规避的手段,以达到更好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目的。同时,要注重互联网风险规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验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理论加以完善,以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成.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及其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5(32):15-16.

[2]田仁德.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探讨[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6(2):23-29.

[3]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4):107-126.

[4]杨仲杰.互联网金融理财风险规制研究——基于余额宝的视角[J].企业技术开发,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