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吴自珍

江苏省徐州矿物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221006

【摘要】目的: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护理干预

甲亢合并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生活环境及情绪异常等有直接关系,两种病情相互影响,导致患者体内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甲亢疾病的存在,会加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提升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提升了糖类的分解速度,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本文将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收治的11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25~49岁,平均年龄(36.5±4.2)岁,病程为5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6±0.5)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24~48岁,平均年龄(35.6±3.9)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68±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监测和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和卫生、检查术后患者是否出现手术切口流血现象、检查患者血压数值及呼吸情况。

1.2.2观察组

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心理护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向患者讲述成功的治疗案例,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疾病治疗依从性。(2)用药护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大量的药物来辅助治疗,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用药中,应采用控制甲亢类药物,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剂量,避免错误用药而降低药物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口服药物的功能,密切观察患者在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血糖浓度进行控制。(3)饮食护理:告知患者食用含碘量低的食物,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安排进食,通过合理饮食来获取能量[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饥饿、心慌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1.4疗效判定

临床护理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浓度处于正常水平;有效:有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血糖浓度趋于正常;无效:有大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血糖浓度维持在健康水平。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出多汗、头晕、乏力、手抖及心悸等情况,该种并发症的出现是由于患者存在低血糖所造成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治疗方法与单纯的甲亢或糖尿病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浓度变化情况。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甲状腺药物的使用量较大,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稳定,临床控制效果较好[2]。现阶段,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需要将患者肿大的甲状腺切除掉,采用护理干预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要求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较强的护理知识,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选择合理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情况[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低血糖、饥饿、心慌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45%,对照组为25.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08):802-803.

[2]张驰.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39-139.

[3]吴彦丽.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