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观察

袁学强1孟利利2薛翔3王峰波4(通讯作者)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足外一科山东枣庄滕州市277500;

2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山东枣庄滕州市277500;

3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骨科福建省厦门市277500;

4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足外一科山东枣庄滕州市2775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在干预治疗掌、指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术后的3个月至2年时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受损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关手术,在术后3个月-2年的回访显示,86例患者总计112处骨折均恢复较好,其中骨折愈合时间为8-11周,平均为9.2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愈合畸形以及关节僵硬等不良症状。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操作相对方便,快捷且治疗效果较为有效,因此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掌、指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具有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临床手外科疾病之一。通常患者骨折位置周边组织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与患者指关节、腕掌关节等均有一定联系,因此治疗方式极为复杂,如若治疗不当极有可能对患者手部带来严重创伤。传统治疗方式通常需要借助外固定方式慢慢恢复,整个恢复周期较长,对受伤关节的恢复性锻炼也有一定影响,经常发生功能恢复不良等情况。早期适当干预,有效固定与复位等对于患者伤肢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提出基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在恢复情况方面更为理想,故此次就该治疗方式进行探究,现将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随机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统计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12-62岁,平均年龄为32.5±2.8岁。所有86例患者,左手骨折患者数为56例,右手为30例。依据损伤性质的不同,切割伤患者有24例,挤压伤患者有39例,压砸伤患者有23例;闭合性损伤患者有45例,开放性损伤患者有41例;斜行骨折患者24例,横行骨折画着32例,粉碎性骨折患者有30例。经检查所有骨折部位均有明显的错位情况,其中22例患者伴有肌腱损伤情况。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前期对所有患者基于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在其臂丛进行麻醉,保持受伤肢体向外展位,使用止血带进行必要压迫从而确保较好的手术可见度。依据骨折位置的不同,针对掌骨闭合性骨折采用纵行偏尺侧以及桡侧切口,对于指骨骨折患者则在患肢背侧采用“S”形切口,从而将其骨折位置进行暴露;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则预先对其伤口进行一定清理,随后依据伤势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骨折端血块进行必要清理,并嵌入软组织后对其骨折部位进行恢复,依据骨折类型的不同,个体的差异等科学选择符合实际的微型钢板。对于斜行骨折情况一般采用五孔或者六孔板进行必要固定,而对于横行骨折则通常采用四孔微型板方式进行必要固定。而此次参与探究的患者中有22例伴有肌腱损伤,因此对其进行一期修复。整个手术过程应当尽量避免对骨膜带来的伤害,对所有骨膜均进行有限的剥离,确保其肌腱以及周边组织不受影响,尽可能避免剥离粉碎性骨折碎片。如若手术是固定较为可靠,则手术完成后无需再进行其它辅助固定。手术完成后的2-3天时间,患者即可自我主管的进行患肢的一些功能性锻炼,包括伸展以及弯曲等。而对于合并肌腱以及神经性损伤患者,则应当在手术完成后的3星期内进行必要石膏固定,随后可以适当进行一定的被动性恢复训练。

1.3恢复效果评价

依据手指主动活动综合评价规范(TAM),设定差:低于100度;中:100-130度;良:130-200度;优200-260度。通过电话回访以及门诊复查相关记录对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对骨折位置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测。

2.结果

所有参与此次探究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通过TAM评测,所有112例伤肢,72例(88处)为优;8例(12处)为良;4例(9处)为中;2例(3处)为差;实际优良率达89.3%。对所有86例患者均进行3个月至2年的跟踪回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恢复良好。且骨折愈合时间基本为8-11周,平均为9.2周,未有发现骨不连情况,切口也未有出现感染、畸形愈合与关节僵硬等症状均为有出现。通过对所有患者X光检车结果分析,基本在手术完成后的半年至一年时间患者即可取出内置的固定钢板。

3.讨论

对于掌、指骨一类较为短小的关节骨折,其周围组织结构极为复杂,因此治疗难度普遍较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克氏针固定法、微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法以及微型外固定设备辅助固定等等。学者杨兰斌通过克氏针内固定法和微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基于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其患者恢复情况较好,实际优良率达89.71%左右,所有患肢骨折平均愈合周期为8.8周左右,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等发生情况较低,不到2%。学者兰斌也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法对指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实际优良率达85%左右,且所有参与的患者平均十个月左右,患者骨折均有效愈合,未有出现感染以及固定错位情况。基于微型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钢板结构形状较多,因此可以依据骨折情况不同有效选择合适的钢板形状,且基于微型钢板术后通常无需外固定,一般在手术完成后的1天左右即可进行一定的功能性恢复锻炼;其次,相关学者通过在动物模型上以及一些尸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微型刚把无论在抗弯曲还是抗压方面各项性能均明显由于克氏针固定法,且完全可以抵制手部肌肉的扯拉,同时也便于患者伤口进行换药以及术后的恢复;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粉碎性骨折以及病理骨折伴骨折缺损的掌、指骨骨折情况植骨后基于微型钢板进行一定的固定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掌、指骨解剖结构。通常微型钢板体积较小,不对关节进行固定,大都以侧方放置,因此不会对患者手指功能产生任何影响,对于合并肌腱损坏的患者,有助于早期的功能性锻炼,避免其肌腱出现粘连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处于皮下,因此不会对患者皮肤产生任何刺激性作用以及其它负面影响。此次对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采用微型钢板法进行治疗干预,并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测,结果优良率达89.3%,骨折部位愈合平均时间为9.2周,这与学者杨兰斌所得出的结论非常相近。且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至2年的跟踪回访,发现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以及其它并发症,因此可以断定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用于治疗掌、指骨骨折具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基于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可以有效治疗掌、指骨骨折,可以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且不会对患肢进行特别固定,在患肢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出现负面影响情况较低也不会对患者皮肤产生刺激性干扰,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永焕,林大木,丁健,etal.3D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13-114.

[2]陈一凡,石健,李佳铭,etal.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109-110.

[3]白晨平.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J].中医正骨,2015(8):26-27.

[4]沈国良,陆兴安,林伟,etal.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