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倒V型冰袋联合凝胶退热贴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自制倒V型冰袋联合凝胶退热贴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观察

明异群王雪妹王龙英徐晔李发俊(通讯作者)

明异群王雪妹王龙英徐晔李发俊(通讯作者)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倒V型冰袋联合凝胶退热贴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收治46例鼻内镜手术术后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患者返房后将自制倒V型生物冰袋放置于鼻部(V字尖端放置于鼻根部),再将退热贴贴在鼻部冰袋及周边皮肤以及前额及太阳穴上,约1h更换1次倒V型冰袋,持续使用至6小时至6小时,退热贴持续使用24小时;对照组在行鼻内镜术回病房后,即刻给予普通医用生物冰袋放置于患者鼻部冷敷,约1h更换1次,持续冷敷6h,观察两组冷敷方法对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4.11±1.23)分,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11±1.23)分,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比较:实验组出血量(2.15±1.12)ml上低于对照组(3.25±1.1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结论:采用自制倒V型冰袋联合凝胶退热贴治疗鼻内镜手术后患者能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冷敷疗法;自制冰袋。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381-02

鼻内镜手术作为现代鼻科治疗方法的代表已广泛应用在耳鼻咽喉科日常临床工作中[1]。它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重建鼻腔结构,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该术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尽可能保留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相应增加。主要并发症有:阻塞性疼痛、出血、眶纸样板损伤、泪道损伤、眼球运动障碍、眼神经损伤、鼻中隔穿孔等。我科采用自制倒V型冰袋联合凝胶退热贴应用在鼻内镜手术后患者上,有效减轻术后阻塞性疼痛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术的患者46例,根据住院患者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42.17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4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及鼻窦开放术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2)18≤年龄≤70。(3)使用同一种鼻腔填塞物,均未予口服激素及鼻喷激素。(4)无高血压及近期无头痛病史的患者。(5)无冷敷禁忌证(冷敷禁忌证:冷敷过敏者、雷诺综合征、感觉损伤的区域等)及头面部皮肤无破损。(6)自愿支持本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1)手术不顺利和术后出血异常的患者。(2)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3)对生物凝胶退热贴的成分及酒精过敏者。

剔除标准:(1)术后48小时内各种原因导致的填塞物脱落而致出血的患者。(2)人为原因(挖鼻腔、情绪激动等)导致的术后鼻腔出血。

自制倒V型冰袋:取一次性橡胶检查手套的中指和食指指套内灌入75%的医用酒精,并放入冰箱内冷冻6小时后制成倒V型冰袋。生物凝胶退热贴为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生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在行鼻内镜术回病房后,即刻给予普通医用生物冰袋放置于患者鼻部冷敷,约1h更换1次,持续冷敷6h,动态评估冷敷部位皮肤状况,防冻伤。(2)实验组,先将凝胶退热贴在冰箱冷藏放置,患者返房后将自制倒V型生物冰袋放置于鼻部(V字尖端放置于鼻根部),再将退热贴贴在鼻部冰袋及周边皮肤以及前额及太阳穴上,约1h更换1次倒V型冰袋,持续使用至6小时,退热贴持续使用24小时。同样动态评估皮肤状态,防冻伤。两组患者手术前均予术前堵鼻训练。术前患者均予疼痛评分方法宣教并已掌握。术后静推2ku邦亭予以减少术后出血。填塞物均为止血愈创纱。若填塞纱条完全浸湿后及时更换并记录出血量。所有鼻腔填塞物均在术后48小时以1%丁卡因加肾上腺素表麻下取出,所有病人均未再填塞。

1.3研究工具

1.3.1数字评定量表法(NRS):NRS是临床上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基本方法是使用一条护士随身携带的疼痛评估标尺,上面有0~10共十一个数字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为患者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疼痛。评估前已将疼痛评估方法宣教且患者已掌握,评估时让患者自己指出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护士加以复述并确认。

1.3.2出血量评估:以纱条数量来计算出血量,经检测每个纱条湿润后浸透血液约1ml,观察并记录术后鼻塞物取出时的出血量。

1.4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出血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4.11±1.23)分,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11±1.23)分,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的比较:实验组出血量上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见表1。

3.讨论

3.1人体鼻面部五官立体,传统生物冰袋使用时与鼻面部接触面积小,且不易固定,需要手扶,增加陪护人员的工作量,自制倒V型改良型冰袋是采用橡胶手套制作,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冰袋放置时V型尖端放于病根部,V型开口朝向鼻翼两侧,便于固定,相对不易滑脱。但随着患者术后时间延长,翻身侧卧等体位变化及活动增加,倒V型冰袋也存在不易长时间固定的缺陷,而倒V型冰袋联合使用生物凝胶退热贴的好处在于:退热贴为凝胶状贴剂,能很好的贴合在鼻背部、前额及太阳穴,服帖不易脱落,且起到固定冰袋的作用,并可根据患者鼻背形状剪成合适的大小,使用方便。

3.2生物凝胶退热贴的成分是高分子凝胶、纯化水及甘油等,安全对人体无害。凝胶退热贴根据透皮吸收原理,配合解热镇痛成分制成的高分子凝胶,具有物理降温和天然药物镇痛的双重功效。且退热贴每片冷却效果在8~10小时,且微有薄荷清香,会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从而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3自制倒V型冰袋。经临床测试一般温度在-6~-10℃,无水乙醇冰点在-117℃,使用75%的酒精填充后冰袋放置冰箱6小时后温度小时在-6~-10℃,但呈现是液态而不是固态,较传统冰袋更利于贴合皮肤,且更易固定。

3.4局部冷敷是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还可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的感觉,减轻疼痛。据文献分析,对减轻鼻内镜术后疼痛,国外学者多选择药物镇痛[2-3]。我国临床上常用冷敷的方法,冷敷法可收缩血管,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局部组织充血肿胀,从而起到止血、止痛、降温的作用[4]。有研究表明[5]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高峰集中在术后4~8h,本研究在鼻内镜术后返房持续使用冷敷6小时,但在使用冰袋期间,要动态评估冷敷部位皮肤状况,防冻伤。另外临床研究表明,鼻内镜术后剧烈疼痛可导致患者睡眠不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影响患者术后转归,严重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6]。I本研究为鼻内镜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倒V型冰袋冷敷鼻部联合使用生物凝胶退热贴,不仅起到了止血、止痛的作用,还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改善睡眠质量,加快了切口愈合的速度,并缩短了住院时间,且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9-110.

[2]WisesK,wiseJC.DelgaudioJM.Evaluationofpost—operativepainaftersinonasalsurgery[J].AmJRhinol,2005,19(5):471-477.

[3]BuchananMA,DunnGR,MacdougallGM.Aprospectivedouble-blind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theeffectoftopicalbupivacaineonpostoperativepaininbilateralnasalsurgerywithbilateralnasalpacksinserted[J].JLaryngolOtol,2005,119(4):284-288.

[4]巩越丽,陈亦兵,李新艳,等.鼻部冷敷盐水冰袋的制作与使用[J].现代护理,2005,11(2):97.

[5]邹江燕.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4):303-304.

[6]时红梅,许炎妹.耳鼻喉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2,3(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