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贸易战本质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3

特朗普贸易战本质及对策探讨

王昊天

王昊天

身份证号码:5106031988****6672

摘要: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改变了以往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致使中美贸易出现了剧烈波动,美国为寻求建立限制对华贸易联盟、频繁使用贸易保障措施调查,导致中美贸易关系严重倒退。这既是特朗普本人为了兑现竞选时的承诺以及对美中贸易失衡的政治需求,也是特朗普政府为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以此来缓解美国国内矛盾的需要。主要通过大打贸易战,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等手段来抑制中国的崛起。因此,在当前的局势下,中国应坚定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在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使中美贸易关系重回正常。针对此现状,本文重点梳理了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和本质,并提出中国未来应对特朗普贸易战的具体对策,这对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促使中美贸易走向正常化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特朗普;中美贸易战;贸易政策

一、特朗普上台前的演说对中的贸易政策

早在特朗普上台前两年,中美贸易战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在上任之前的演讲中,特朗普就已经提出严重反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他的观点来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却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享受着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来说十分不公平。

同时,他提出了“美国优先”的外贸政策,在对外贸易中优先保障美国人民的经济利益,他提出了对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操纵汇率等行为的不满,提出与中国重新商量外贸规则的观点,以求制定一个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定。对此,特朗普制定了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打压中国的思想来代替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观念。并且特朗普这一方案的提出十分迎合美国民众想法,在转移民众注意力的同时,也使他在竞选总统时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二、特朗普上台后抑制中国经济的政策

(一)实施“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他多次提出“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为实现“美国优先”的思想和“单边主义”的做法,他先是从TTP“退群”,并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尤其针对中国,特朗普单边主义的思想更加明显,上任来多次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发难。甚至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措施中,超过半数以上是针对中国的。

在特朗普政府看来,美中贸易关系是中国利用了掠夺性定价、贸易补贴以及知识产权实践,牟取了更多的利益,造成美中贸易中美国利益的缺失。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于中国这种行为无法起到限制作用,因此需要美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为了规避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特朗普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发展由其主导的多边贸易规则来削弱其规则。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把美中贸易关系带到了危险的边缘。

(二)贸易战中矛头指向“中国制造2025”

根据“301”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行业加征关税,这些行业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高铁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领域。这些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领域完全相同,美国想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目的已显而易见。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也从未掩饰企图通过贸易战来破坏“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意图。此次贸易战的主要推手,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都曾公开表示,关税瞄准的就是2025计划的重点行业。在此次“301”调查的报告中,“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被提及达114次。并且特朗普政府还通过加征巨额关税,来削弱中国制造业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既保护美国国内高端制造业,也阻滞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布局。

(三)力求建立对华贸易战的联盟

在实施对华贸易政策前,特朗普政府意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逐渐增大,也认识到仅仅依靠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易结果只会两败俱伤,白白让利给欧盟和日本等国,这并不是特朗普政府愿意看到的。因此,在上任期间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不同手段来拉拢盟友来采取对华贸易行动,或者是通过高压手段敲打盟友禁止与中国同盟。比如在世界银行等组织中,通过施压意图改变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放贷的相关政策。美国“单边主义”做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最终导致美国与加拿大、法国等传统盟友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并且欧盟与日本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宣布要通过维护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对抗贸易保护主义。

(四)限制收购美国高新科技企业及技术

首先,特朗普签署的总统备忘录要求美国财政部限制中国对美投资,这一举措与国会商讨的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改革相结合,加大了中国对美投资的审查力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审查手段来限制中国收购美国高新科技企业,另一方面在现如今全球科技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近年来对美国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强烈的投资意愿,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感到的恐慌。目前美国已经采取收紧中国在美投资敏感区域的政策,另外,特朗普政府还可能考虑启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求遏制中国对美敏感技术的收购。

其次,对于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发展,美国更为忌惮。例如,华为在美国的多次企业并购、专利收购和与通信运营商的交易都被美国政府强行叫停。在新加坡博通公司收购高通案进入审批程序后,美国政府更是以高通被收购后,华为会取而代之成为5G无线标准的领导者的理由而否定了这笔收购。

最后,美国对华贸易的措施主要针对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科技。特朗普政府一方面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为避免中国获得核心技术知识,限制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为以减缓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步伐,通过出口限制直接关闭中美技术贸易市场。

(五)与中国争夺高端技术人才抑制中国科技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吸纳海外高科技人才,实施“千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美国对此尤为警惕,为防止华裔学者和留学生通过在美国学习工作“窃取”核心技术的行为,美国的监控网络和措施日益严厉,这也反应了国际高端人才争夺战愈加激烈。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极力阻止中国引才战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争夺中国尖端科技人才。争夺人才特征也十分明确:曾在美国知名院校留学或工作,且涉及的学科领域为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在中国学科领域中具有高显示度和指向性的人才、在中国众多科技基金项目中获得大额资助的人才。

三、美国实施对华贸易战的原因

第一、特朗普上台前,为获得更多的支持,在竞选演说中多次提及要振兴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甚至暗示中国人是抢走美国工人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以此煽动选民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在特朗普上台以后,要兑现承诺,就必须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对象定为中国,并对对在美的中国企业开展“双反调查”,以此来讨好美国民众。同样,这些民众也会拥护特朗普的贸易战略。

第二、从美国角度统计的数据来看,美国对中国每年存在有375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实际上,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双方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分工地位都有着巨大的差距,造成了中美贸易失衡。这其中一方面有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更强的原因,也有美国对华限制出口的原因,尽管特朗普政府提出制造业回归等政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贸易赤字。但由于美国贸易赤字的成因多样化所导致的长期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想在短时间内通过提高进口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口以及加强贸易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其减少贸易逆差,显然是行不通的。

第三、为缓解国内矛盾,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财政和贸易的双双赤字,加剧了美国经济结构失衡。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国内矛盾。并且这种不景气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通过发动与中国的贸易战,显然是转移国内视线与国内矛盾的最佳选择。

四、美国贸易战中中国的应对政策

(一)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政策方针,面对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应继续加大开放力度,在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国际地位和更多国家的支持。因此努力提高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水平是应对贸易战的关键,要与世界各国实现更深入的经济合作。当然,在合作的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先保障自身国家的基本利益,而不是以牺牲自身利益来实现对外开放。并且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可以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的巨大助力。通过我国互惠互利的对外开放,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同时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增进沿途国家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来对抗美国贸易单边主义的。

(二)在贸易战中予以坚决对等的回击

中美贸易分歧由来已久,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手段解决,更不可能通过一场贸易战就解决,因此通过有力回击,使特朗普政府感受到贸易战带来的不利影响,迫使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进行平等协商。

(三)加快科技创新,自主研发高新技术

在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政府会更清楚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就会加大技术投入,以此来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主席曾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因此要想获得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研发,依靠“创新”这一手段来实现技术突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以此经济结构依赖美国的局面,以科技的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有能力在这场贸易战中取得胜利。

(四)正视同美的战争,促进中美之间的共同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中美贸易战会从互补型贸易转变为竞争型贸易,并且会长期持续下去,因此应当正视竞争,把握竞争的积极作用,全力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并且打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因此,中国应努力与美国达成共识,通过协商解决贸易摩擦,实现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从特朗普上台以来,高举关税保护主义大旗,从美国国情、对华的政策来看,这场贸易战必将持续较长的时间,中国不能坐以待毙,可以在中美贸易战中给以有力同等的回击,可以通过推进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高科技等手段来对抗美国对华实施的贸易战,但这只是为以防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以战求和”,迫使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进行平等的协商,最终商讨出符合两国发展的策略,促进本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朱奕非.特朗普贸易战本质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2),46-48.

[2]袁遥.从贸易调查到贸易战: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变化与应对[J].价格月刊,2018,(12),91-94.

[3]曾志敏陆芃樵张若梅.创新经济制高点的争夺: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本质及中国应对策略[J].全球化,2018,(09),61-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