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分析贾骁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分析贾骁敏

贾骁敏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河南三门峡47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逐渐进步,电力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国民意识、专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偏低,重大电力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供电的稳定和安全。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电力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为此,国家把电力的应急管理作为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应急机制

电力工作的应急管理是很复杂而又艰巨的,如何建立应急体系是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电力系统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有限,处理效率较低,处理结果不及时,出现这些原因主要是在面对供电突发事件时,电力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问题,导致各个抢修环节链接不上。各级电力供应的指挥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存在误差、时间不及时、效果预见性不强,这导致一切有效和积极的因素不能够及时的整合到一起。最终导致各个部门责任互相推诿,不能团结协作,共度难关。所以,在制定应急预案时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应为预案提供主要内容和重要依据。

1.电力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那么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电力生产安全,保证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动力和清洁的能源,为用电企业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面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面积停电,电力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快速的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完成电力的恢复任务,确保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了灾害地区的用电需求。在灾害面前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预见灾害,把伤害降低到最小,那么,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面对这样的突发性事故,如何建立及时有效的安全应急系统,保证电力及时有效的供应,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可以高效地解决问题并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提高电力企业处理事故的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电力企业的管理方式、组织系统、生产规模等作为电力系统应急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每个电力企业依据不同响应建立的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本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模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企业依据职工的岗位类别、各部门到各个工作的班组来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制定的预案要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2.1健全完善应急项目管理体系

各级电力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应该进一步提高,各地电力公司与各级政府、相关单位的协调联动能力应该继续推进,这样能够高效有力的促进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同时,应急管理员的制定应当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充分整合电力系统内的资源,以现有的专业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加快电力应急指挥总部的建设。由此,可以形成能够更加顺畅的与省、市、县级应急指挥中心沟通,形成各地方政府和各级供电单位协调一致、信息共享、相互支撑、高效合理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确保电力应急工作能够反应迅速、运转高效、流程简洁。当突发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事故时,电力部门能够组织实施应急处置与应急救援,保障事故区域电力的及时供应,并且达到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2.2编制健全的应急预案

电力公司应急预案的实施前提是必须有完整可行的应急预案,编制电力安全的应急预案要以生产企业为主来贯彻和执行,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进行设计和编制。编制预案要常规化、系统化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把预案的编制作为工作质量的考核范围,制定出的预案一定要组织实地演练,寻找缺陷与不足,并对预案进行及时的补充与修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一套完整和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的底线应急预案的合法性是尤为重要的,所以电力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应及时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电力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的内容应该包括法律法规所涉及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所有内容,这样在灾害发生时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灾难。与此同时各电力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时应该和本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也要研究讨论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特殊情况也要有特殊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风险发生和事故的防范能力,切实保证电力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加强应急项目管理宣传和教育

各级供电公司和电力生产企业应针对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安全知识组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民对停电事故的及时应对能力。另外,各地供电公司还应及时地与当地政府部门加强联系与互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国家的号召下在社会上开展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当电力事故突发时,应急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最后,应对电力公司各岗位员工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工作,利用新闻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开展更为广泛的应急知识教育,通过宣传与教育,极大程度提升了国民的应急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各级公司的培训渠道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拓宽,这才足以促进应急项目管理人员提升思想认识,实现互相交流与学习并提高工作水平。

3.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在应预案制定之后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三个保障体系。组织体系是管理者需要明确公司的各个层面并且能够承担领导责任,需要管理中逐渐提高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要细化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目标体系是对应急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达到一定的标准。考核评价体系是在应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的考评办法,依据考评内容核实员工个人的工作质量。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应急保障资金的投入。定期采购和准备应急物资材料,保证抢修物资的充足使用。各电力公司在年初的时候把应急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纳入到本公司的年度总预算当中,确保应急装备、适应应急队伍、应急交通和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抢险物资的投入能够及时的更新维护应急设备,保证抢险救灾、事故恢复以及灾后重建。所以应建立完备的物资储备制度。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普查,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应急物资的有效管理并做好各种备品及备件、生产资料的储备与管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物资储备的补充和更新,导致老化和陈旧的物资无法使用,最终导致应急预案无法实施,所以应及时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障储备物资处于充足的状态,及时淘汰过期及老化的物资储备。应急物资供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展开。

结束语:

电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安全生产与运行直接影响人们的用电安全,同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逐步的提高,对电量的需求与日俱增,电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用电量的增加导致供电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有各种的原因结果难以预测。供电突发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害是非常大的,长时间的停电使人民生活和生产无法正常运作,同时对于国家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各级电力企业应及时的建立科学合理的供电应急项目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成君.研究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J].大科技,2017(22).

[2]孙宝华,赵海.关于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47-00047.

[3]陈黔坤.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7,23(21).

[4]胡旭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