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修复技术与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沥青路面修复技术与施工

马斌

身份证号码:64012119720426xxxx宁夏回族自治区750000

摘要:沥青道路是连接城镇、工矿内各地区、各部分,供各类车辆通行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它是城市经济生活的动脉。沥青道路工程结构通常包括路基、路床、路面及附属设施,路面是由坚实、耐磨的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床上,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行驶的一层或多层的道路结构,通常由面层(联结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组成。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粘合性以及养护时间较短、行车舒适性、适应性较强、减小噪音、防水性能好、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但是沥青路面常常因种种原因而产生各类病害,使道路遭到破损,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沥青路面;修复技术;施工

引言

由于原材料沥青性能的差异性,同时受到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反复作用之后,各级公路沥青路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形式。常见的有裂缝、坑槽、车辙、推移、泛油等。而这些病害的出现,在降低路面寿命的同时也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关注沥青路面的修复技术,并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沥青路面修筑的整个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如果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应尽快调整施工,使整个沥青路面的修筑过程得到监控,从而能够确保修建路面的质量。

1.沥青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1预制式沥青路面修复技术

预制式沥青路面修复技术是指在工厂生产预制柔性可卷放的沥青路面铺装层,然后将预制产品运输至病害路面现场,施工时则在现场如铺开地毯一样进行铺设安装,快速完成路面病害快速修复并开放交通。目前,国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较少,我国尚未进行该技术的研究,但是该技术为实现沥青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1.2EAP材料路面快速修复技术

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该材料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出现的坑槽、裂缝等道路病害,采用特种环氧树脂、精致沥青、功能添加剂及无毒固化剂等组成修复粘合剂,快速、有效地对路面进行修复。与传统路面修复技术相比较,EAP路面快速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修补性价比高,可节省修补材料,且用量大小可随时取用,不会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修补快速方便,强度高,不易产生脱落,使用寿命长达10年;(2)生产和施工也相对简单。该材料可直接现场人工搅拌,或利用强制搅拌机在常温下搅拌生产,不需要重型施工机械,人工压实即可;(3)快速使用,绿色环保。该材料在修补完工后1-2小时内均可通车,可有效缓解因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压力,且使用时不会产生粉尘和黑烟,有利于环境保护。

2.沥青路面修复技术

2.1填、灌缝修补法

作为一种常见的裂缝修补方式,填缝的目的在于阻止杂物和水进入到裂缝内部引起二次破坏。其修复程序首先是将裂缝中的杂物清理干净,随后将灌缝材料注入其中,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20mm的情况。一般而言,填缝修复技术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清扫后填缝、锯缝后填缝以及刻槽后填缝。

2.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将拌合好的乳化沥青渗入到裂缝当中,待其破乳水分蒸发之后从而达到修复裂缝之效果。该种方法可以采用拌和法或是层铺法进行施工,效果明显,能够使路面重新恢复平整。

2.3沥青混合料罩面法

在路面裂缝破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细粒径或中粒径沥青混合料做罩面材料,先用破碎机将破损严重的路段清除,随后将裂缝截槽,然后将沥青混合料填入、压实、整平。

2.4现场再生维修法

封层、罩面等方法虽说能够实现机械化施工,但是由于其未触及开裂处的沥青混合料,因此其性能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往往修复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新的裂缝,而采用现场再生维修技术,将裂缝处的沥青混合料铲除之后就地拌成新的混合料,然后摊铺碾压成性能较好的沥青路面。

2.5HAP综合裂缝处理法

现阶段的裂缝修复技术一般都是从表面对其进行处理,但是裂缝往往是贯穿于整个沥青混凝土面层,没法对整条裂缝进行修补。HAP综合裂缝处理法综合应用现有的稀浆封层法、机械灌注法、贴封带法等多种技术,自下而上从路面深层对裂缝进行修复,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裂缝问题。

3.对路面修复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3.1控制路面修复原材料

严格对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确保原材料质量。针对施工中使用的混合原料来讲,①控制好配料的比例和温度。具体来说就是控制好油、矿料以及石灰的比例,尤其应控制好石灰、水泥等具有较稳定特性的材料的比例,这是保证混合材料质量的基础,原料配比应充分,并注意配比环节中的温度,严格按照这两点配比出的混合材料,质量才有保证;②严格筛选生石灰,坚决不能使用消解不充分的石灰块,否则就可能导致沥青路面不平整;③把握好混合原料的湿度,既不能太稀,否则会使沥青路面不结实,也不能过于黏稠,否则沥青路面难以压实,具体可从原料的搅拌、运输、以及摊铺厚度上进行控制。

3.2控制路面修复机器设备

先进、正常运作的施工器械是控制沥青路面质量、加快沥青路面施工进度以及改善沥青路面工作环境的基础,因此,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机器设备进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控制机械设备,一方面是指应适当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是指施工中的各种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作。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具体来讲可以在施工队成立一个机械设备维修队,队员应在培训后持证上岗,负责对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监督和维护,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使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3.3控制路面修复碾压温度

碾压过程中温度对混合料碾压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比较高,则只需碾压较少的次数就能使沥青路面变得比较平实,并且密度也较高。但是,如果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也会使钢轮容易粘连原料,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压痕比较明显,对碾压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比较低,则需要多次碾压,且也容易留下钢轮的痕迹,碾过后的混合物颗粒分子较大,难以重新排列,从而影响碾压的平整度和密度,因此应特别注意控制好混合料的温度。

3.4控制路面修复碾压的次数和速度

碾压是比较缓慢、平稳且不间断的。如果碾压的过快,则碾压相同的次数就无法保证碾压的效果,并且还会出现裂纹、推移等情况;如果碾压的过慢,就会导致碾压过程间断,并影响碾压效果。所以,在碾压的过程中,应控制好碾压的速度,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获得较好的碾压效果。通常来讲,碾压的速度在2~4km/h,最快不超过5km/h。我国碾压的原则是在确保碾压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较快的速度,以减少碾压次数,提高碾压效率。

4.结束语

沥青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技术能减小道路施工对车辆通行的干扰,有效缓解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压力。进行沥青路面病害快速修复技术研究,能提高沥青路面病害修复效率,延长大中修周期,节约道路建设成本,满足车辆通行需求,因此,该技术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季瑛.沥青路面再生养护与快速修复技术[J].上海建设科技,2010(5).

[2]陈林.试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快速养护与修复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8).

[3]徐江丽.谈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