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初探

胡志萍

胡志萍(湖北省武穴市妇幼保健院435400)

【摘要】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和加剧,医疗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而大部分导火索是护患关系紧张而致。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保持良好的护理工作形象等措施来创建良好的新型护患关系。

【关键词】新型护患关系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护患关系的紧张性日益显露出来并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医疗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既是护理职业的基本要求,又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条件;既是有效减少和化解医患矛盾的一种途径,也是医患矛盾尖锐化时期医护人员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为此,笔者就如何创建良好的新型护患关系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落实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为主。二是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卫生部门应当恢复医务人员的尊严,改革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切实维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把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上来。

2、大力提高护士业务水平。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护士要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护理服务观念,比如实行责任制护理,探索家庭病房等护理模式,提高护理水平,加强心理护理,以适应医学的飞速发展,满足病人的需求。熟练、优美的护理操作技术,贴心热情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使病人感到满意,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3、全力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在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道德修养和美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仪表要端庄稳重、态度要和蔼可亲、妆饰要高雅大方、举止要训练有素,给患者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带来精明能干的信誉感和安全感,体会到独特的信任和满足。二是要有宽容豁达的胸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宽容、谅解与忍让的美德和胸怀,从体贴、关怀入手,耐心进行说服、劝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三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观察和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解除病人心理压力并满足病人生理、生活上的合理需要,使患者满意。四是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无条件地为患者保守隐私。

4、努力掌握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关键。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各人所处的情况、病情特点、文化程度等;要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要注意微笑服务,认真倾听,不要把个人情感反应带到工作中;要讲语言艺术,不利于病情的话不说,有利于病情的话多说。

5、加快卫生立法。护患关系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既有主观方的,也有客观方的,迫切希望尽快完善卫生行政立法,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和调整护护患关系,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促进文明、和谐的护患关系的真正形成。

6、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和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医德考评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提倡“关心患者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维护行业荣誉、捍卫医学圣洁”的卫生行业新风尚,树立“博学行医、业务精湛,情操高雅、与人为善,博爱救人、敬业爱岗”的卫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完善护士激励机制。管理者必须善于洞察护士的需要,把握护士需要的变化,采取不同激励策略,提高工作效率。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讨论

总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热爱护理专业,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以精湛的技术和人文关爱服务,使患者感到你的真心实意,从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