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钟肖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钟肖依

钟肖依1李锦霞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工作中使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的方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使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重症监护室

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他们的病情严重,而且病情的变化很快,所以患者要接受高质量的护理。但是我国各级医院在进行护理中,护理资源不足,并且护士的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所以,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医院应该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提高护理的实效性。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的工具,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是2000年由芬兰的护理学家提出,可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监护的方式促进信息的交流,提高护理的效果,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分析采用护理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26-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6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在22-73岁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被分配任务,完成对患者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入院后,要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分析,站在患者的角度,通过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和病情等,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通气功能等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的护理需求并评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分配更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1]。

1.3评价指标

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所消耗的费用,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在出院前都要填写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分析,对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分析,运用%进行计数资料的分析,运用X2进行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比较的结果运用t检验。

2结果

在我院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所消耗的费用更少,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3讨论

ICU指的是重症监护病房,随着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监护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组织管理模式,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将一些危重的患者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集中的人力、物力,从而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重症监护室没有中心监护站,而是直接对病床逐一的监控,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周围有监护仪和各类医疗设备,方便抢救患者[2]。

危重监护室近年来刚兴起的一类临床学科,可以为危重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并且对其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患者生命支持,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复苏的服务,是现代化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各类检测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临床上,在重症监护室的运用更加的广泛,对器官衰竭的患者提供了保护,使抢救率进一步的提升。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可以接受最好的心肺复苏治疗,并且接受及时的呼吸支持,通过不间断的心电图的监测,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形成多个脏器的支持。在重症监护室中,主要集中了创伤严重的患者,患者在经过了大手术后,其生命体征并不稳定,所以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有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也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当患者的心脏、肺和肝脏等发生了衰竭,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治疗。当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休克症状要送入重症监护室[3]。

重症监护室可以使患者得到最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在非常危机的时刻也能得到恰当的处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更加的全面,需要采用持续性护理的方式,使患者的病情尽快的恢复稳定状态。在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配备中,应该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性质等,形成护理小组,每个小组内都要有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可以关心患者,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接受事物的能力。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非常的危急,而且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其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在医院内部,应该合理的分配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护理计划都能合理的落实。但是如今临床护理工作还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在考核的过程中,仅仅是按照常规护理分配的方式,一般都是采用床位责任制,这种方法是每个护士都按照规定负责一个床位,不能通过对不同护理人员的能力进行划分,不能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护理人员平时的工作非常的繁重,如果患者的病情不是很严重,还会导致护理人员资源过剩的问题,还有很多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充分的护理,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并且进行科学的测评工作,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可以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将合理的任务分配给护理人员,防止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必要的时段可以采用弹性排班的方式,使护理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又可以防止护理人员过度的疲劳。在护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而且按照工作量进行护理分配可以确保人力资源发挥最大化的作用。通过相关文献的比较,看出运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评估。

通过本次我院的研究,可以看出通过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消耗的费用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满意评分更高,说明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并且可以得到患者的认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熊杰,黄素芳,刘伟权,房明浩.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02:21-23.

[2]彭巧云.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07:98-100.

[3]曹起云.护理资源管理配置重症监护护理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2016,0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