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切开取石术不用留置导尿管附56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膀胱切开取石术不用留置导尿管附56例报告

宋开范

宋开范(广西横县百合镇中心卫生院外科530302)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共收治56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6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在结石清除率及患者恢复排尿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及小便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切开取石术一次性去除结石,患者小便恢复排尿时间短,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疗效。

【关键词】膀胱切开取石术置尿管膀胱结石

【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318-01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膀胱结石为男性常见疾病,多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症,治疗以祛除结石、纠正结石形成的原因为主。我科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采用膀胱切开取石术不用留置导尿方法治疗膀胱结石患者56例,现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阅。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共收治56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58岁,平均42.7岁。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或伴有排尿中断现象,19例伴血尿,21例尿潴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KUB平片和膀胱镜检确诊为膀胱结石,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症45例,合并尿路感染44例,所有患者排除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等诊断。膀胱结石直径>3.5cm38例,2~3.5cm的18例。结石形状大多为类圆形,亦有表面毛糙呈多角不规则形。对照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去除膀胱结石患者。本组患者68例,均为男性,年龄29~61岁,平均45.2岁,均有程度不同的排尿困难,其中尿潴留21例,结石大小0.8~2.5cm,多发结石51例,患者中合并泌尿系感染45例、高血压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术前均常规检查无禁忌症,伴内科疾病者需行相应处理。存在泌尿系感染者术前应用抗生素抗感染。观察组患者采用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患者取平卧位,腰-硬联合麻醉,术前留置尿管充盈膀胱,于下腹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直至显露膀胱,打开膀胱后仔细探查,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合并膀胱憩室者同时切除憩室,术毕不留置尿管。术后给予0.2%环丙沙星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口服或静注止血药,并鼓励患者进食后多饮水,以利膀胱自净[1]。

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选取适度充盈膀胱后,俯卧位,并辅以足高头低位。使用加长水囊,将B超探头放至低位,使超声通过水囊侧壁透过水囊再进人皮肤探查结石定位。应用低能量、多次数冲击碎石原则,本组冲击1620-4020次,平均2440次。B超实时监视碎石全过程,观察结石移位及碎裂情况,及时调整焦点。在预计冲击次数内,见结石已全部粉碎则立即终止治疗。当冲击完成而结石碎裂不理想时则相应增加冲击次数[2]。结石较大一次粉碎颗粒较多者,碎石后2天内取侧卧位排尿,以避免结石排出时阻塞尿道。术后常规服抗生素2-7天,并发感染者则加强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结石清除率及小便恢复时间为观察指标。

2.结果

5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膀胱结石,手术时间为30~90min,平均时间为45.5min,平均出血量约15ml,术中无膀胱穿孔和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其中5例患者术后感染,予以抗感染1周治疗。一个月后复查B超及KUB平片,膀胱内无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达100%,患者自主排尿时间12.6h。5例患者术后一周左右出现排尿困难,尿道造影示前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治愈,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尿失禁,经抗炎、托特罗定等治疗后痊愈。对照组患者经过1治疗后1月复诊,68患者中,57例一次性成功碎石,9例患者由由于结石体积过大,经2~5次体外超声碎石,将结石排出。无感染发生,结石一次排出率为83.8%(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平均恢复自主排尿时间33.6h(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膀胱结石分原发性膀胱结石和继发性膀胱结石,原发性膀胱结石多发于男孩,与营养不良和低蛋白饮食有关,其发生率在我国已明显降低。继发性膀胱结石常见于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神经源性膀胱、异物或肾、输尿管结石排入膀胱。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疼痛放射至远端尿道,伴排尿困难和膀胱刺激症状;B超及X线均可明确诊断[3]。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疗效确切,可以在较短得时间内取净结石,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降低了高龄患者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手术风险。本次56例患者中,一次性清除结石,患者恢复排尿时间短,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

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以下几点经验:1.膀胱切口应注意在膀胱顶部,如切口太低,若担伤磅胱内括约肌,会引起括约肌失禁,影响自然排尿。同时,高位切开膀胱,切口亦易愈合;2.手术时应充分止血,特别注意粘膜下组织缝合,这样才能达到粘膜切口止血的目的,对出血点应分别结扎;3.膀胱切口要周密缝合,不能留有漏洞,以免漏尿。最好在缝合好膀胱后,由导尿管注入生理里水以确实查明,切口是否存在漏洞。特别注意,若膀胱结石与组织粘连者,刹离取出结石时,应保留导尿管,因为这类病例常有术后出血。同时,有明显膀胱炎的患者,应采用保留导尿管,以便冲洗膀胱。

参考文献

[1]张卫民,何廉波,杜娈英.弹道超声碎石术与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比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1):36-37.

[2]张细初,江兴华,王晓荣.膀胱结石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23):45.

[3]孙家庆,王军起,晁亮,等.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山东医药,2009,49(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