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探微

董晓华

新疆额河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3600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建筑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工程造价管理保证了建筑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造价的控制力。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控制,降低建筑单位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文章主要阐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工程人员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使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要求。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项目成本的控制水平,而且能够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总成本投入。在工程建设前做好预算,把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归入计价中,这样能够让施工人员了解工程造价的控制点,有利于提高企业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把工程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度,把工程单位的利益扩大化。

1清单计价模式的作用

计价清单模式的作用包括:(1)提升资料的统一性。清单模板由招标方进行负责,使工程资料的统一性更强,在进行清单计算时,能够减少工程数据的计算量,降低计算的时间成本,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2)提高投资控制水平。相较于以往计价模式,业主利用该模式可以提高投资项目的管控水平。业主根据项目清单,明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计算出合理性较高的工程造价,有利于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工程造价结果制定科学性决策,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使其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4)合理分担运营风险。清单计价模式下可以将工程风险分担到各个阶段,降低了风险管控难度,使企业在工程项目运营过程中,能够减少风险发生概率,确保双方的经济效益。

2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2.1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单位需要很多人员,但是一些岗位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人员,给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合同和项目招标文件内容不相符的情况,一些合同内容的条款表述不够清晰,一些地方措辞不严谨等。我国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相关明确的规定,在招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工作。投标单位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量进行核实,当没有发现问题时,就可以把其作为工程量计价的准则。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工程造价中缺少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影响工程合同制定的进度,常会出现一些工程量清单制定不规范的情况。当出现一些合同条款纠纷问题时,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

2.2清单运行体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整个工程项目会涉及第三方的责任主体。在法律层面上,第三方应该结合单位工程的合同内容,进行工程项目的制约管理,逐渐形成完善的委托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经济体系,为工程监理规范内容的完善提供参考。对于监理工作形势而言,在工作内容创设中存在着监理单位控制内容不合理的问题。这种现象影响工程量清单的合理设计,导致工作建设内容无法得到稳定落实。

2.3工程造价管理不够严格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随之而来,建筑单位多会关注项目施工的效率和工程成本,多会忽视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出现这样的情况多会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监管不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性不够,多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管理造价工作。在工程项目中一些年长的管理人员仍然采取陈旧的模式,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单位多会采取视频监控的方式、电脑录入资料的方式工作。以往的方式容易造成施工记录不全,影响造价的管理容易出现造价不清晰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建筑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性质,不利于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3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

3.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衡量项目方案可行性的重要阶段。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对项目方案造价进行科学估算,对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管控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某企业在该阶段进行项目成本估算时,第一步,委派管理人员收集市场信息,包括近几月份的原材料单价、设备单价、国家新政策、市场动向调查等。将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专家系统中输入不同的需求指令,专家系统根据质量生成不同的表格、图表;第二步,根据图表进行投资决策的综合判定,围绕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经济能力主要根据目前企业负载情况和企业链稳定性进行评估;技术水平是将企业施工技术与项目契合度进行比对。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论证结果确定项目投资成本;第三步,根据计算结果将项目阶段进行细分,便于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

3.2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工程实施前一般都要签订相关的施工合同,合同内容贯穿于整个工程中,工程造价就依据合同条款来控制。合同的条款都明确了施工过程中,所用的一些项目费用,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合同,按照相关规定来制作合同,才能够避免后续出现的一些合同纠纷问题,保证合同的签订能够满足双方的共同利益。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要注意各项条款的内容是否和相关的规定相符合,明确工程在什么日期内完成,要保证工程的质量等,这样都需要按照合同规定来执行。

3.3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进行强化

在进行施工时,其造价控制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对存在的合同变更项目,为了能够避免项目资金存在着不足和超付工程进度款等问题,必须要对合同变更单价进行管理和规定。二是提高建设资金的支付和管理工作,严格根据施工组织以及工程进度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根据施工进度对材料进行合理采购,减少资金占用。

3.4在工程结算时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施工分为准备、施工中、施工后,在施工前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一些费用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施工中控制造价。结算阶段属于工程实施的总结阶段,主要是包括承包双方的利益。工程结算有相关规定,在工程结算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工程的结算工作,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量做出最后的明确,得出精准的工程量。在核算时,要反复地核实数据,保证与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要保证施工后符合实际情况,做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行,就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让造价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程造价中,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希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承包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18(34):170-171.

[2]蔡晓宇.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解析[J].决策探索(中),2018(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