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农村小学低段写话新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解密农村小学低段写话新路

胡凤翔

胡凤翔

(兰坪县金顶中心完小,云南兰坪671401)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22-01

摘要: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同感:一提到习作教学,竟如遭遇“瓶颈”,令教者无奈,苦思无法;令学者无心,难以成文。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低龄,二是在低段教学中教对材取舍不当。笔者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密低年段写话的新路,在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段写话;方法

长期在服务于农村小学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同感:一提到习作教学,竟如遭遇“瓶颈”,令教者无奈,苦思无法;令学者无心,难以成文。如此心态,更令低段写话教学起步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低龄,加上受来自家庭等各方面过分的爱所产生的依赖感,入校既要应付日常生活起居,学会自理,又要接受知识的启蒙,从什么都不懂开始。对于初入学校的农村孩子来说,受文化水平局限性的家长几乎失去了作用,老师又不可能一个个手把手教,学习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再加上农村孩子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听话”也便成了大多数孩子的代名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依赖老师和个别优生,欠缺自己充满自信的思考,欠缺想象的自由飞翔。与城里孩子比起来,农村孩子更像容器,等待慢慢被装满,要他们写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就显得无所适从。

二是在低段教学目标写话教学资源中,面对教材里带有城市化倾向的相关材料,教师一筹莫展,教对材取舍不当,缺少系统性、针对性的指导,缺少合理的监督。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一、二年级写话作出了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其中强调的是有兴趣,想写。低段的写话,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对于学生作文,标准不宜高。有一层最宜注意的,就是学生所写的必须是他们所积蓄的。”因而,在低段写话教学中,我们应把握两点:一是篇幅不要求长,只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即可。二是培养学生写完,自己读一读的习惯,遇到不通顺的语句时,想想应该怎样说。

笔者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密低年段写话的新路,在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一、课堂教学是根本

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教材发生了诸多变化,教学内容中多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或精炼简洁、或生动优美的词句,都是学生学习积累的素材。《课标》中也指出:“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品读好词佳句,更要引导学生使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多做一些扩词造句的练习,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句子概念的一种好方法。正如特级教师专家进行的写话指导一样,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写一句通顺的话开始。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内容,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说好一句话。

二、看图写话是平台

“先说后写”是写话教学的原则。“说什么”是农村孩子面临的一大难点。难点的突破在于学生有无观察能力、有无丰富的想象。看图写话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看,他们对图画的理解早于文字,信手涂鸦是儿童内心最早的一种表达,也许我们的学生说不出什么,但他们能勾画出所看到的一切,且不论像不像。

在看图时,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学生也就成了图中的一员,从而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图”从哪儿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课文图文并茂,有许多漂亮的插图容我们信手掂来。如二年级上册有一首儿歌《谁和谁好》,图中两个小朋友背着书包,高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个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星期天吃过早饭,我和哥哥换上干净的衣服,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我们走在小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小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

真美啊!我和哥哥都被这景色迷住了。”

这段文字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还用上了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较好地表现了画面内容。

三、留心生活是泉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所写,就必须关注我们的生活,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日月星辰、鸟兽虫鱼……都是我们指导学生写话的泉源。

现在的农村孩子,缺少一份对生活的感动,太多的无动于衷,令可爱的孩子显得少年老成。枯燥的“教室——家里”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单调的久坐于电视前的家庭生活,更多的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阻拦了孩子远望的视线。因而,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就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灵动的文字。

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的写话教学中,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站在大操场上,感受春日的温暖、春风的温柔、春花的娇嫩、春鸟的欢叫,去发现被我们忽略的围墙边、旮旯处的春意,在边找边说的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也享受了语言带来的快乐,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对春的感悟,如“一阵阵春风吹来,真舒服”、“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来,我忍不住吸了一口气,真香啊”。

四、方法指导是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突出了方法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小学作文之传授,当应顺应自然之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为主旨。”刚起步的低段写话训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开始的写一句话、几句话到一段话或几段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训练,教给方法,逐步由扶到放。

在低段写话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第三册第五单元要求写喜欢的小动物,联想到农村正是母鸡孵小鸡的时节,就让学生周末在家注意观察小鸡出生的过程,观察重点是小鸡的样子。课堂上为了方便学生交流,我从网上下载了小鸡出生的视频,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发现,如小鸡破壳而出到完全自由的时间顺序,小鸡的样子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顺序等。再指导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小鸡破壳而出了!蛋壳裂开了,小鸡使劲地挤出来,全身湿漉漉的,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丑小鸡变成美丽的小鸡了!毛茸茸的身体,圆圆的脑袋,黑黑的眼睛好像珍珠一样,美丽极了!”

在低段写话教学中,要教学生扩词造句、由一句话展开的能力。如引导学生以《下雪了》为题写话时,先让学生说说一提到冬天自己最先想到的词语是什么,再选择其中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写一个句子,最后让学生围绕这个句子去想象画面,去回忆读过的有关冬天的课文,去联想自己的生活。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完成写话。如学生写道:“小伙伴们在雪地里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雪人挺着大肚子,好像在说:‘我是冬天!’”

在低段写话教学中,要教学生布局谋篇的技巧。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引导仿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习了《日月潭》一课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段落层次,学习“总分总”的写法,来写自己家乡的山。

总而言之,低段写话,就是所听、所看、所感的书面表达。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学会观察,学会表达。要在写话教学中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不断思考写的内容、写的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无奈的教者”还是“无心的学者”,如果能把写话当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农村小学低段写话也就展开了新的篇章,写话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