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黄永祥

江苏省溧阳市上沛卫生院,江苏溧阳213361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报告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0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观察对象,76例患者均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和拉网式检测,比较其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以及血尿素氮(BUN)生化指标。结果:患者经传统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法检测两组测得CysC的阳性率为10.5%完全相同,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Scr、BUN的阳性率结果中,分级检验方式显著高于拉网式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查中,分级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从而有效避免了误诊与漏诊,且能为患者节省部分检验费用,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肾脏生化检验;分级检验;应用效果

肾脏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其早期诊断无特异性指标,部分慢性肾脏疾病更是几乎没有症状,非常隐匿[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肾脏生化检验方法也越来越多,分级检验就是一种经济型的肾脏生化检验方式,该检验法从高灵敏度的检验项目开始,若检验出现异常情况,则再进行低灵敏度检测项目的检验,同时对检验项目保持较高的准确性[2]。为了进一步促使临床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同时降低患者的负担,本报告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0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观察对象,验证了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中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报告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0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为观察对象,76例患者均在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和拉网式检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型患者2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8.8±6.2)岁。针对患者检验的生化指标有Scr、BUN、CysC水平变化进行相关检测。

1.2方法

1.2.1拉网式检查本报告中所有患者先接受拉网式检查,按照拉网式检查的流程严格操作。

1.2.2分级检验①软件包的使用类型:对该组患者使用ROCHEMODULARP软件包进行肾脏分级检;②阈值的设定:第一级检验项目为CysC,第二级检验项目为BUN及Scr,当进行第一级检验后,检验结果中CysC水平超过1.4mg/ml时,则对患者进行第二级的检验,有利于保证CysC检验的准确度。③检验方法:检验样本应该为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血液样本,然后及时将其送抵实验室使用分级检验法进行肾脏生化项目的检验,即首先第一级检验血液样本的CysC指标,然后第二级检验血液样本的BUN和Scr指标。

1.3观察指标在检验结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确定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分布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经传统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法检测两组测得CysC的阳性率为10.5%完全相同,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Scr、BUN的阳性率结果中,分级检验方式显著高于拉网式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与拉网式检验比较#p<0.05;与拉网式检验比较*p>0.0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疾病诊断和检查指标包括: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项目,这些临床检查指标的引入,有利于监测和判断患者的肾小球过滤率,进而准确分析患者的肾脏功能衰退水平。CysC是非糖基化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其特点主要为不容易发生变异及产生的速率较为稳定等;BUN是人体体内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之一,人体内氨基酸发生脱氨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及氨气两种产物;Scr可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外源性指的是肉类食物在人体体内新陈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指的是人体体内各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若检验结果中内外因素均没有影响时,则表示患者的肌酐水平也相对比较稳定。作为最近新兴发展的一种检验方法,分级检验不仅检验灵敏度强,而且该方法准确率更高,因此,该方法在医生和患者等人群中受到了很大的支持和欢迎。

本报告显示,患者经传统拉网式检验和分级法检测两组测得CysC的阳性率为10.5%完全相同,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Scr、BUN的阳性率结果中,分级检验方式显著高于拉网式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马伟波等研究结果相似[3],由于CysC灵敏度最高,临床上检验一般以CysC检验为首。在本报告中,把CysC放在第一级进行检验,如果检查发现CysC有异常情况,则患者有可能出现了肾脏病变,同时进一步使用第二级检查进行补充,从而增加第一级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如果CysC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不需要进行第二级检验。这样节约了患者的时间,还有效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保证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肾脏生化检查中,分级检验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从而有效避免了误诊与漏诊,且能为患者节省部分检验费用,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艳霞,曹莉萍,房向东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肾脏相关性疾病[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8):1150-1153.

[2]冯英杰.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28):197-198.

[3]马伟波.基于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4,(39):33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