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在牙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锥形束CT在牙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钟锐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目的:探究在牙移植术中锥形束C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牙移植术的患者,且在手术前进行锥形束CT的测量检查确认。在术前对受植区使用锥形束CT进行影像数据收集,并且根据获得的影像资料设计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术前锥形束CT的测量数据和术中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且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在手术前使用锥形束CT获取的数据,包括受植区长度、牙槽骨厚度以及颈宽与术中实际测量数据均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进行42颗牙移植,显效30颗(71.42%),有效10颗(23.80%),无效2颗(4.76%),有效率为(95.23%)。随访患者结果术后牙齿效果良好。结论:锥形束CT能为牙移植术提供准确以及可靠的影像数据资料,从而提高牙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术后效果。

关键词:锥形束CT;牙移植术;临床应用

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有口腔方面的疾病,牙齿是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因素,牙移植手术也越发常见。牙移植术指将供牙移植入受植区的牙槽窝内所进行的手术,而锥形束CT对于提升牙移植术的成功率具有很好的效果。对比常规的口腔影像技术,锥形束CT对口腔影像资料的收集有极大的优势,在临床上越发受到应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需要进行牙移植术的患者,且在手术前进行锥形束CT的测量检查确认。男性患者18例,年龄11~19岁,平均年龄(14.8±2.4)岁,女性患者22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5.4±2.9)岁。牙移植颗数为42颗,其中牙根发育完成的有20颗,根尖孔未闭的年轻恒牙有32颗。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具有拔除适应证;(2)患者表示愿意配合;(3)确认口腔牙齿需要正畸的

排除标准:(1)患者凝血功能障碍;(2)重要脏器功能不足;(3)患者或家属不愿配合的。

1.3方法

所有需要进行牙移植术的患者均需要术前正畸,以创造手术所需空间,在术前应用锥形束CT测量检查,使用6″成像范围,扫描时间为36″,所获取的的数据资料录入重建工作站,再根据具体情况重建图像,包括曲面、矢状位和冠状位等,重建层厚都是0.625mm。测量受植区牙槽的厚度和根尖弯曲等情况,还有供牙长度以及颈宽等数据,用所获数据资料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手术,在术中再次测量相关数据,将所需移植的牙齿移除后将供牙植入牙槽窝中进行固定[2]。

1.4观察指标

对受植区长度、牙槽骨厚度以及颈宽进行手术前后的对比,术前应用锥形束CT测量,术中进行实际测量。根据锥形束CT检查唇腭向阻生位置、根尖弯曲情况,与实际进行对比是否相符合。

1.5疗效标准

观察牙移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显效:牙移植后固定良好、位置准确,并且根尖没有出现阴影,牙根没有吸收;

(2)有效:牙移植后比较稳定,牙周没有出现发炎情况,牙根轻微吸收;

(3)无效:术后牙齿出现松动,根尖有阴影并且牙根吸收明显。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查术后效果[3]。

1.6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受植区长度、牙槽骨厚度以及颈宽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术前应用锥形束CT测量的受植区长度、牙槽骨厚度以及颈宽数据,和术中实际测量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术前测量长度:20.53±1.45;术中实际测量:20.98±1.54;T值为0.1196;P值为0.9051。

(2)术前测量牙槽骨厚度:4.88±0.92;术中实际测量:5.22±0.88;T值为1.7307;P值为0.0643。

(3)术前测量颈宽:5.20±0.80;术中实际测量:5.22±0.82;T值为0.1104;P值为0.9124。

2.2术后情况观察。本次实验共进行42颗牙移植,其中显效30颗(71.42%),有效10颗(23.80%),无效2颗(4.76%),总有效率为(95.23%)。无效是因术中操作不当导致牙周膜受损,导致手术失败。对手术有效患者进行的随访监测表明移植牙齿较为稳固,且效果良好。

3讨论

锥形束CT对于在口腔影像的数据收集所具备的巨大优势,是近年来锥形束CT在牙移植术中应用越发广泛的重要原因。其应用的尖端技术在对牙移植术中所需的类似供牙颈宽、长度以及受植区牙槽厚度、唇腭向位置、根尖弯曲情况等影像资料都可以进行精确、可靠的采集,这些资料能够极大帮助牙移植术的顺利进行。术前进行锥形束CT测量,不仅可以帮助完整拔出移植牙,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极大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几率,还能让移植牙取得较好的牙髓重建,这有助于牙根良好发育,所以移植术后不用根管治疗。总而言之,锥形束CT在牙移植术中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帅,赵瑞,汪俊妍,等.自体牙骨粉移植改善正畸治疗中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2):105-108,113.

[2]关德林,王兵武,马娜,等.3D打印辅助下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38(12):779-782.

[3]李康,谢春,武斌,等.锥形束CT在牙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