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正确选择感冒中成药

/ 2

探讨如何正确选择感冒中成药

高琳

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150000

【摘要】目的:对感冒过程中,患者选用中成药的规律及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法、基因诊断法,对不同种类病毒引起的感冒进行分析,并对中成药对不同种类的感冒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从而对患者感冒过程中的中药选择进行总结规律及特点。结果:感冒的症因不同,患者的患病症状也会不同,中药逻辑具有对症下药的理论,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特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中成药。结论:感冒疾病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的成因及原理分为多种,结合不同的患者患病症状,再选择合理的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往往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对症用药的中药理论,也应得到重视及进行广泛推广,以使中药的治疗效果被广泛认可。

【关键词】感冒伤寒;中成药;中医

中成药是指在中药医学的指导下,进行按照药物药性、药理、药效等理论知识,进行将中药药材调制成可以直接饮用或直接服用的药物制剂。中成药在被应用过程中,通常具有药效良好及药效显著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及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成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同时中成药的药用价值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但在中成药的制药过程中,对药物的药性及中医理论进行全面了解也是必要的,进而实现药物制作过程中的合理,以使相关患病患者在选用相关中成药物的过程中,能够到达治疗病情的目的。此外,如药物存在不合理生产,同时被患者使用的情况下,也较容易产生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加重病情现象。

感冒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的成因有多种,但多数患病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即患者存在呼吸上的障碍或困难,严重时患者会伴有体温升高及不断咳喘的现象。该病的发病时间并无固定特点,如四季都有可能出现患有感冒疾病的患者。但该病的患病原因也与患者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关,例如,患者在经受环境的突然间变化,往往由于自身机能及免疫系统的原因,而造成自身的感冒症状发生。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人体内部功能的失调引起,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以加强患者体内平衡调节为主,进而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中医在治疗患者的感冒疾病现象时,也遵循对症治疗的原理,即按照患者的病情特征,进行选择性用药。但市场中的中成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感冒疾病症状的中成药物也较为复杂,因此,相关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往往不能够对症选择,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本文对如何正确选择感冒治疗中的中成药选择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研究方法如下。

1.用药原则

1.1辨证论治

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或“伤风”,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影响人群面广,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普通感冒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症。普通感冒属于中医学“表证”和“外感热症”。中医学认为,病邪侵入人体,先从肺卫开始,风蒸之邪多从口鼻而入;风寒之邪则多从皮毛而入。中医将普通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体虚等4个证型,故临床治疗时应先确定其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疗方法。

1.2对症下药

中成药治疗普通感冒,应根据其类型及证候选择药物,做到辨证施治、对症用药。风寒证型宜采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药物;风热证型宜采用辛凉解表、疏泄风热药物;暑湿证型宜采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药物;体虚证型宜采用益气解表、调和营卫药物。

2.用药方案

2.1风寒证型

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流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宜选用:感冒清热口服液(颗粒、胶囊)每次1支,每天2次口服;颗粒剂每次12g,每天2次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3粒,每天2次口服;正柴胡饮颗粒(含糖)每次10g,每天3次开水冲服;无糖型每次3g,每天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或遵医嘱。

2.2风热证型

主要表现为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宜选用: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合剂)每次1丸,每天2或3次,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颗粒剂每次15g,每天3次开水冲服,重症者可加服1次;胶囊剂每次4粒,每天2或3次口服;片剂每次4片,每天2或3次口服;口服液每次20ml,每天2或3次口服;合剂每次10ml,每天3次口服,用时摇匀;银黄颗粒(片、口服液)每次1或2袋开水冲服,每天2次;片剂每次2~4片,每天4次口服;口服液每次10~20ml,每天3次口服。小儿用量酌减或遵医嘱。

2.3暑湿证型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呕吐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选用:藿香正气水每次5~10ml,每天2次口服,用时摇匀;浓缩丸每次8丸,每天3次口服;滴丸每次1或2袋,每天2次口服;颗粒剂每次1袋,每天2次温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1粒,每天2次口服;片剂每次4~8片,每天2次口服;口服液每次5~10ml,每天2次口服,用时摇匀;暑热感冒颗粒每次10~20g,每天3次开水冲服。

3.讨论

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或“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影响人群面广,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起病时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一般在48h内到达高峰,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可伴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等;儿童症状多较成人重,常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普通感冒属于中医学“表证”和“外感热症”。中医学认为,病邪侵入人体先从肺卫开始,风蒸之邪多从口鼻而入,风寒之邪则多从皮毛而入。中医将普通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体虚等4个证型。

感冒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的病理成因分为多种,普通性感冒为人体机能遭到环境变化影响,进而引起患者身体的不适,同时患者会有上呼吸道呼吸困难的症状发生,如如持续恶化也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体温升高。但通常普通性感冒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后,会快速恢复健康。如在调理期间选择合理的中成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达到治疗患者感冒疾病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还有一种感冒为病毒性感冒,该疾病的病理成因为患者在接触到相关病毒后,患者的身体机能遭到侵害,进而形成患者自身的感冒症状,这种感冒疾病通常具有传染性。但普通性的病毒感冒在用药治疗后,会对患者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但患者在治疗感冒的过程中,没有选择药物质量或选择不对症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也较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及引发患者患上其他疾病,如肺炎等。因此,患者在对自身的感冒现象进行治疗过程中,对病情的成因进行了解,并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是尤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之东.冬季感冒正确使用中成药[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3):61.

[2]王天琪,陈婷,闫海峰,etal.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13-117.

[3]陈金伟.治胃肠型感冒,选好中成药[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6):50-50.

[4]陈日华.中药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12):90-91.